一种支承辊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994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辊子修复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支承辊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a.粗车,φ500轧辊车到φ530,φ450轧辊车到φ430mm,去除油污;b.预热;c.堆焊过渡层;d.堆焊硬面层,当最后一支轧辊焊完过渡层装入炉内后,将炉温升到380℃-400℃,保温2小时,利用这个时间作好焊丝、焊剂更换工作,焊剂同样要烘烤,焊丝要除油除锈,使用φ3.2mm的324焊丝+HJ107焊剂;e.回火;f.半精车至留磨量;g.磨削;h.第二次回火。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工艺步骤简单,能保证辊子硬度的均匀性,并且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承辊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子修复工艺
,具体地说是一种支承辊修复工艺。 支承辊对于表面硬度的均匀性要求甚高,以保证钢板的表面质量,而堆焊金属的 铸态组织晶粒较粗大,硬度不均匀,一般情况下难以保证硬度的均匀性,其次轴承钢的碳当 量太高,极难堆焊,虽然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堆焊过渡层、预热等)有可能堆焊成功,但是堆 焊工序烦多,焊前要退火,焊后要高温回火后再淬火,增加了许多成本费用。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承辊修复工艺。 工艺步骤为a.粗车,小500轧辊车到小530,小450轧辊车到小430mm,去除油 污;b.预热,4支轧辊一同装入台车式电阻炉内,以每小时12(TC速度升温到35(TC,保温 8小时后出炉, 一支一支的堆焊,焊好的轧辊立即送入炉内,炉温的保持在堆焊过渡层时为 35(TC,在堆焊硬面层时为380-400°C ;c.堆焊过渡层,预热到350°C的轧辊用小3. 2mm的 306焊丝+HJ431焊剂堆焊过渡层,焊剂使用前在200-25(TC烘烤2小时,焊丝要除油除锈 后方可绕入焊丝盘;d.堆焊硬面层,当最后一支轧辊焊完过渡层装入炉内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承辊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a.粗车,φ500轧辊车到φ530,φ450轧辊车到φ430mm,去除油污;b.预热,4支轧辊一同装入台车式电阻炉内,以每小时120℃速度升温到350℃,保温8小时后出炉,一支一支的堆焊,焊好的轧辊立即送入炉内,炉温的保持在堆焊过渡层时为350℃,在堆焊硬面层时为380-400℃;c.堆焊过渡层,预热到350℃的轧辊用φ3.2mm的306焊丝+HJ431焊剂堆焊过渡层,焊剂使用前在200-250℃烘烤2小时,焊丝要除油除锈后方可绕入焊丝盘;d.堆焊硬面层,当最后一支轧辊焊完过渡层装入炉内后,将炉温升到380℃-400℃,保温2小时,利用这个时间作好...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支承辊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a.粗车,φ500轧辊车到φ530,φ450轧辊车到φ430mm,去除油污;b.预热,4支轧辊一同装入台车式电阻炉内,以每小时120℃速度升温到350℃,保温8小时后出炉,一支一支的堆焊,焊好的轧辊立即送入炉内,炉温的保持在堆焊过渡层时为350℃,在堆焊硬面层时为380-400℃;c.堆焊过渡层,预热到350℃的轧辊用φ3.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良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