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负极材料、负极极片、二次电池、电子设备、电池包及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8982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负极材料,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纳米红磷、管状碳纳米材料和石墨烯量子点,管状碳纳米材料交织为网状结构,纳米红磷分布于网状结构的间隙或表面,石墨烯量子点包覆在纳米红磷颗粒和管状碳纳米材料的外部。利用该负极材料可以提高二次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且制备该负极材料的工艺简单安全,原材料成本低廉,可以降低电池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负极材料、负极极片、二次电池、电子设备、电池包及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二次电池由于具备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储能基站、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等产品中,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及高倍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规的商用负极材料以碳基负极为主(如应用最广泛的石墨负极),具有良好循环性能,但同时也存在理论比容量较低、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不佳等缺点。在众多负极材料体系中,磷基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及优异的倍率性能,且成本相对较低,是未来有望进一步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的研究方向之一。但磷基材料的导电性较差,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大(体积膨胀率高达400%),容易造成电极材料在集流体表面粉化和脱落,降低电池的循环寿命,材料循环性能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磷基负极材料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该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为纳米红磷-石墨烯量子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以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纳米红磷、管状碳纳米材料和石墨烯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量子点掺杂N、S、Si、B、F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掺杂比例为2%-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碳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所述纳米红磷的质量占比为40%~55%,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的质量占比为25%~3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碳纳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纳米红磷、管状碳纳米材料和石墨烯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量子点掺杂n、s、si、b、f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掺杂比例为2%-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碳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所述纳米红磷的质量占比为40%~55%,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的质量占比为25%~3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碳纳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铜箔或者铝箔、粘结剂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

6.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中的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奕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