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以及既有建筑的地下室技术

技术编号:4288682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以及既有建筑的地下室,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包括:在既有建筑的承重墙下方布置多根立柱桩,并在立柱桩下端预埋立柱止水;布置连接在承重墙和立柱桩之间的托墙梁,托墙梁穿设于承重墙;由上至下分层浇筑地下室外墙,并在地下室外墙下端预埋外墙止水;由下至上分层浇筑地下室底板,并将立柱止水、外墙止水与地下室底板整浇。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增建的地下室深度、范围、空间布局均不受限于既有基础,能够形成方便实用的地下室,并且,由上至下分层浇筑地下室外墙与现有的做法相比有利于缩短工期,而且,相比地下连续墙施工更方便,无须大型设备,对场地扰动小、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以及既有建筑的地下室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既有建筑有增建地下室的需求,在增加地下室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既有建筑不均匀沉降甚至基础失稳,而行业内的通常做法包括在既有建筑基础间嵌套建造地下箱体,地下箱体内部形成可利用的地下空间,或者将既有建筑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用筏板连接起来形成满堂基础作为新增地下室底板,这样增建的地下室深度、范围、空间布局均受限于既有基础,难以形成方便实用的地下室,并且工期长,而且,由于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时的施工场地受限,大型设备进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增建的地下室深度、范围、空间布局均不受限于既有基础,能够形成方便实用的地下室,并且工期短,而且无须大型设备,对场地扰动小、适应性强。

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既有建筑的地下室。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既有建筑增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混凝土外模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上至下分层浇筑地下室外墙还包括:在所述混凝土外模板内侧支设所述内模板,并通过定位键将所述内模板与所述混凝土外模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内模板远离所述混凝土外模板的一侧设置顶紧所述内模板的支撑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内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混凝土外模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上至下分层浇筑地下室外墙还包括:在所述混凝土外模板内侧支设所述内模板,并通过定位键将所述内模板与所述混凝土外模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内模板远离所述混凝土外模板的一侧设置顶紧所述内模板的支撑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内模板远离所述混凝土外模板的一侧设置顶紧所述内模板的支撑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增建地下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上至下分层浇筑地下室外墙还包括:每次浇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静韩安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