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749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和车辆,所述天幕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车辆的顶棚连接,第一壳体内形成有适于容纳气体介质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底部且与车辆的顶棚连接,第二壳体内形成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延伸且与第二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内壁抵接的分隔部,分隔部将第二容纳腔分隔为适于容纳液体介质的流通通道,分隔部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并将车辆的驾驶舱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气孔,第一容纳腔内的气体介质在流经第一通气孔时可选择地与流通通道的液体介质进行热交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该天幕结构可以调节驾驶舱的温度,提高驾乘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乘员舱采暖和制冷所用的出风口通常布置在主副驾驶仪表两侧,配置有后空调的车型,出风口布置在中央扶手的背面,由于出风口布置位置的限制,导致乘员舱受热、制冷不均匀,尤其是后排乘客,夏季后排温度过热,冬季后排温度过冷,影响驾乘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该天幕结构可以调节驾驶舱的温度,提高驾乘舒适性。

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天幕结构的车辆。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车辆的顶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有适于容纳气体介质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且与所述车辆的顶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内壁抵接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为适于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121)构造为多个,多个所述分隔部(12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123)间隔设置以形成有第一流道(1221)和第二流道(1222),所述第一流道(1221)与所述进水管路(1231)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222)与所述出水管路(1232)连通,多个所述分隔部(121)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有第三流道(1223),第三流道(1223)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121)构造为多个,多个所述分隔部(12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123)间隔设置以形成有第一流道(1221)和第二流道(1222),所述第一流道(1221)与所述进水管路(1231)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222)与所述出水管路(1232)连通,多个所述分隔部(121)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有第三流道(1223),第三流道(1223)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1221)和所述第二流道(1222)连通;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1211)构造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通孔(1241)构造为与多个所述第一通气孔(121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天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与所述第二壳体(12)对应设置且贴合的端板(112),所述端板(112)上形成有在所述厚度方向贯穿设置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