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后端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汽车感知质量、nvh性能(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和安全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其中,扭转刚度是汽车车身结构的基础性能,其数值的高低决定了汽车耐久性、整车nvh性能、动态操控稳定性等性能。
2、目前,在汽车车身结构中,若车身扭转刚度和三角窗处动刚度较低,则容易产生低频噪音问题,影响后排乘客的感知体验,而衣帽架后横梁处的刚强度对车身扭转刚度和三角窗动刚度的影响较为显著。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衣帽架后横梁部位增加“八”字梁来提升车身后部刚度,进而提升车身结构的扭转刚度和整车的nvh性能。但这种方式需要额外增加零部件,导致整车重量和生产成本增加,不满足汽车的轻量化降本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车身结构的扭转刚度的情况下降低整车重量和生产成本。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后端结构,包括衣帽架横梁总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后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衣帽架横梁总成(1)、设于所述衣帽架横梁总成(1)两端的尾门铰链安装板总成(2)、设于所述衣帽架横梁总成(1)下方的下车体(4)以及所述下车体(4)两端的C柱(3),所述衣帽架横梁总成(1)包括衣帽架横梁本体(11)和衣帽架横梁接头(12),所述尾门铰链安装板总成(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衣帽架横梁本体(11)和对应的所述C柱(3),所述衣帽架横梁接头(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衣帽架横梁本体(1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车体(4)和对应的所述C柱(3),所述衣帽架横梁接头(12)设有第一腔体(131)和第二腔体(132),所述尾门铰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衣帽架横梁总成(1)、设于所述衣帽架横梁总成(1)两端的尾门铰链安装板总成(2)、设于所述衣帽架横梁总成(1)下方的下车体(4)以及所述下车体(4)两端的c柱(3),所述衣帽架横梁总成(1)包括衣帽架横梁本体(11)和衣帽架横梁接头(12),所述尾门铰链安装板总成(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衣帽架横梁本体(11)和对应的所述c柱(3),所述衣帽架横梁接头(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衣帽架横梁本体(1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车体(4)和对应的所述c柱(3),所述衣帽架横梁接头(12)设有第一腔体(131)和第二腔体(132),所述尾门铰链安装板总成(2)和所述衣帽架横梁接头(12)围成第三腔体(14),且所述第三腔体(14)、所述第一腔体(131)和所述第二腔体(13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衣帽架横梁接头(12)包括呈环状结构的接头本体(121)和用于安装座椅挂钩的第一安装板(122),所述接头本体(121)和所述尾门铰链安装板总成(2)围成所述第三腔体(14),所述接头本体(121)与所述c柱(3)、所述下车体(4)合围成空腔(13),所述第一安装板(122)设于所述空腔(13)内,并将所述空腔(13)分隔为所述第一腔体(131)和所述第二腔体(132),且所述第一安装板(1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接头本体(121)和所述下车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铰链安装板总成(2)包括用于安装尾门铰链的第二安装板(21)和用于安装安全带收卷器的第三安装板(22),所述第三安装板(22)、所述衣帽架横梁接头(12)、所述衣帽架横梁本体(11)和所述c柱(3)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1)连接,且所述第三安装板(2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1)连接于所述衣帽架横梁接头(12)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1)和所述衣帽架横梁接头(12)合围成所述第三腔体(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板(22)设有朝上凸起设置的凸台(221),所述衣帽架横梁接头(12)设有朝下凹陷设置的沉台(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和,苟黎刚,张德彬,霍可可,罗宇,王磊,张俊,俞荣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