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的,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婴儿车座椅结构。
技术介绍
1、婴儿车是一种婴儿出行用的载具,能够为婴儿提供乘坐空间。婴儿车一般具有车架、轮子、扶手、座椅等结构,其中座椅是决定婴儿乘坐是否舒适的核心部件,座椅上还安装有靠背、脚踏等附属部件,以提高可用性。现有的一些婴儿车设计为可折叠的结构,同时座椅靠背、脚踏等也能够进行折叠。
2、但是,对于现有的可折叠收纳的婴儿车,手动对座椅靠背进行折叠后,脚踏结构往往需要再次手动进行折叠,以使脚踏与座椅或靠背处于同一角度,这降低了收纳效率,给婴儿车的折叠收纳带来了不便。
3、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婴儿车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座椅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婴儿车脚踏结构折叠收纳不够方便、降低了收纳效率的问题。
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婴儿车座椅结构,包括底座、靠背组件和脚踏装置,所述靠背组件包括靠背本体,所述靠背本体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靠背本体上设置有触发柄;所述脚踏装置包括安装套和脚踏杆,所述安装套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脚踏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套上,所述安装套包括收纳柄,所述触发柄绕所述底座的转动路径经过所述收纳柄。
3、优选地,所述触发柄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套设置有两个,所述脚踏杆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套之间,两个所述触发柄绕所述底座的转动路径各经过一个所述收纳柄。
4、优选地,所述触发柄和所述收纳柄均具有平滑的侧壁。
5
6、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靠背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具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靠背组件还包括撑杆组件,所述撑杆组件包括滑块、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靠背本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连接,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二撑杆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靠背本体上开设有绳孔,所述绳孔包括若干横槽和若干斜槽,所述斜槽与所述横槽相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横槽设置有三个,所述斜槽设置有两个,所述横槽和所述斜槽均为长条形通孔,所述横槽之间相互平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槽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的斜槽,所述斜槽与所述横槽相连通。
11、优选地,所述绳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绳孔之间呈镜像设置。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对座椅进行折叠时,通过将靠背本体向底座方向转动可以实现靠背本体的折叠,由于靠背本体的触发柄的转动路径经过脚踏装置的收纳柄,则靠背本体折叠时触发柄将推动收纳柄,可实现脚踏杆自动向底座方向转动的目的,进而实现了脚踏杆的自动折叠,另外,推动扶手杆、滑动滑块可以方便地对扶手组件、遮阳蓬等进行折叠,折叠速度更快;因此,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婴儿车脚踏结构折叠收纳不够方便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靠背组件(2)和脚踏装置(3),所述靠背组件(2)包括靠背本体(21),所述靠背本体(21)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靠背本体(21)上设置有触发柄(2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柄(214)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套(31)设置有两个,所述脚踏杆(32)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套(31)之间,两个所述触发柄(214)绕所述底座(1)的转动路径各经过一个所述收纳柄(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柄(214)和所述收纳柄(312)均具有平滑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31)还包括连接套筒(311),所述收纳柄(312)与所述连接套筒(311)相连接,所述脚踏杆(32)为U形杆,所述脚踏杆(32)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连接套筒(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靠背本体(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扶手组件(12),所述扶手组件(12)具有连接盘(122),所述连接盘(122)与所述安装座(1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组件(2)还包括撑杆组件(22),所述撑杆组件(22)包括滑块(221)、第一撑杆(222)和第二撑杆(223),所述靠背本体(21)上设置有滑轨(212),所述滑块(221)与所述滑轨(212)相连接,所述第一撑杆(222)与所述滑块(221)相连接,所述第二撑杆(223)与所述滑块(221)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本体(21)上开设有绳孔(213),所述绳孔(213)包括若干横槽(2131)和若干斜槽(2132),所述斜槽(2132)与所述横槽(213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2131)设置有三个,所述斜槽(2132)设置有两个,所述横槽(2131)和所述斜槽(2132)均为长条形通孔,所述横槽(2131)之间相互平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槽(2131)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的斜槽(2132),所述斜槽(2132)与所述横槽(2131)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孔(21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绳孔(213)之间呈镜像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靠背组件(2)和脚踏装置(3),所述靠背组件(2)包括靠背本体(21),所述靠背本体(21)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靠背本体(21)上设置有触发柄(2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柄(214)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套(31)设置有两个,所述脚踏杆(32)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套(31)之间,两个所述触发柄(214)绕所述底座(1)的转动路径各经过一个所述收纳柄(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柄(214)和所述收纳柄(312)均具有平滑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31)还包括连接套筒(311),所述收纳柄(312)与所述连接套筒(311)相连接,所述脚踏杆(32)为u形杆,所述脚踏杆(32)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连接套筒(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靠背本体(21)上设置有连接座(211),所述连接座(211)与所述安装座(1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扶手组件(12),所述扶手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耀,杨永强,杨博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联杨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