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儿床,具体地,涉及一种床边婴儿床。
技术介绍
1、床边婴儿床是一种设计用于婴儿的家具,由支架及床体组成,用于放置在成人床边,方便父母在夜间照顾婴儿。
2、现有技术中的床边婴儿床,其床体设计并未实现水平调节功能。因此,在将此类床边婴儿床部署于成人床旁时,由于其支架与成人床之间会形成一定间隙,进而导致床边婴儿床与成人床之间同样存在间隙。这一设计不仅增加了父母在观察及照顾婴儿时的难度,同时也带来了婴儿可能被夹于间隙处或意外跌落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床边婴儿床,包括:
2、床体及两组支撑部,两组支撑部相向支撑于地面,床体位于两组支撑部之间,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组支撑部;
3、每组支撑部都包括底座、高度调节机构及水平调节机构,底座支撑于地面,高度调节机构固定于底座上,水平调节机构包括水平滑杆及水平滑套,水平滑杆沿床体的宽度方向固定于床体的一端,水平滑套固定于高度调节机构的顶部,其朝向床体的一侧设有水平卡口,滑杆滑动连接与水平卡口内;
4、床体通过滑杆沿水平卡口滑动调节水平位置,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床体高度。
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水平调节机构还包括水平调节扣,水平滑套顶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的一端具有与水平卡口连通的调节孔,水平调节扣具有第一卡接头,水平调节扣设于安装槽内,其两侧转动连接于安装槽内壁,第一卡接头穿过调节孔露出至水平卡口内,水平滑杆上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
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滑杆包括杆体及两个限位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第二杆体设于第一杆体一面,其长度小于第一杆体的长度,其宽度小于第一杆体的宽度,水平卡口包括滑动通孔及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朝向床体,滑动通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杆体的宽度,第一开口的宽度大于第二杆体的宽度且小于第一杆体的宽度,第一杆体滑动设于滑动通孔内,第二杆体滑动设于第一开口内,多个第一卡孔排列设于第一杆体上,调节孔连通于滑动通孔,两个限位台位于第二杆体两端,且可拆卸连接于床体及第一杆体之间。
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竖直滑套及调节部,支撑杆一端插接于底座,其侧壁沿高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竖直滑套滑动套设于支撑杆外,其侧壁具有第二调节孔,竖直滑套沿支撑杆滑动时,第二调节孔依次与多个第一调节孔正对,调节部套设于竖直滑套外,且位于第二调节孔外,其具有伸缩卡块,伸缩卡块穿过第二调节孔卡接于第一调节孔。
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调节部还包括固定套及卡接组件,固定套外壁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滑槽及限位块,第一滑槽其中一端具有第二开口,限位块位于第一滑槽内,限位块具有第三调节孔及限位口,第三调节孔由限位块的一端贯穿至固定套内壁,限位口设于限位块背向固定套的一端,并位于第三调节孔两侧,固定套套设于竖直滑套外,第三调节孔正对于第二调节孔;
9、卡接组件包括滑块及牵引件,滑块具有第二滑槽及限位杆,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相向设置,限位杆位于第二滑槽内,其两端固定于第二滑槽内壁,滑块设于第一滑槽内,限位块位于第二滑槽内,限位杆位于限位口内,牵引件位于第一滑槽外,其一端穿过第二开口连接于滑块一端;
10、伸缩卡块设于第三调节孔内,其倾斜设有条形导向孔,限位杆还位于条形导向孔内。
1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牵引件包括牵引杆及牵引滑套,牵引滑套套设于竖直滑套外,牵引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滑块及牵引滑套。
1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床体包括底框组件、两个u形护板及两个侧壁组件,两个u形护板分别固定在底框组件的两端,且相向设置,水平滑杆固定于u形护板外壁,侧壁组件分别固定于u形护板之间,且位于底框组件的两侧,底框组件、u形护板及侧壁组件围合形成容纳空间。
1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侧壁组件包括固定板块、升降板块及两个升降调节柱,两个升降调节柱分别竖直设置于两个u形护板相向的一端,固定板块及升降板块两端皆连接于两个升降调节柱,且升降板块位于固定板块上方,二者沿升降调节柱的宽度方向交错设置,其中,升降板块可沿升降调节柱高度方向运动。
1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升降调节柱内部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升降滑动槽,升降调节柱面向升降板块的一面具有条形开口及固定口,条形开口连通于升降滑动槽且固定口位于条形开口上方,升降板块包括板块框架,其两端皆设有多个第二卡接头,多个第二卡接头沿高度方向排列与板块框架两端的端面,每个第二卡接头皆穿过条形开口并滑动连接于升降滑动槽内,板块框架内部还具有定位锁,定位锁具有启闭按键及两个锁头,启闭按键由板块框架背向容纳空间的一面露出,两个锁头由板块框架两端露出,且位于第二卡接头上方,按压启闭按键时,两个锁头可伸出并卡入固定口内或收缩并脱离固定口。
1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升降调节柱背向条形开口的一面还沿其高度方向设有条形插槽,条形插槽顶部具有插接块,其底部开设有插入口,插接块正对于插入口,u形护板两端的顶部皆具有插接凹口,条形插槽通过插入口使u形护板的一端插入条形插槽内,插接块插接于插接凹口中。
16、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水平调节机构使得婴儿床可水平调节,使用时将婴儿床调节至适宜高度后,调节水平调节机构,使得滑杆沿水平卡口滑动,从而使床体一侧位于成人床上,以消除床体与成人床之间的间隙,不仅便于父母观察及照顾婴儿,同时有效地消除婴儿被夹于间隙间或意外跌落的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机构(23)还包括水平调节扣(233),所述水平滑套(232)顶部设有安装槽(2322),安装槽(2322)底部的一端具有与水平卡口(2321)连通的调节孔(23221),所述水平调节扣(233)具有第一卡接头(2331),水平调节扣(233)设于所述安装槽(2322)内,其两侧转动连接于安装槽(2322)内壁,第一卡接头(2331)穿过所述调节孔(23221)露出至水平卡口(2321)内,所述水平滑杆(231)上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第一卡孔(2313),水平滑杆(231)沿水平卡口(2321)滑动时,多个第一卡孔(2313)依次与调节孔(23221)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31)包括杆体(2311)及两个限位台(2312),所述杆体(2311)包括第一杆体(23111)及第二杆体(23112),第二杆体(23112)设于第一杆体(23111)一面,其长度小于第一杆体(23111)的长度,其宽度小于第一杆体(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2)包括支撑杆(221)、竖直滑套(222)及调节部(223),所述支撑杆(221)一端插接于所述底座(21),其侧壁沿高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2211),所述竖直滑套(222)滑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杆(221)外,其侧壁具有第二调节孔(2221),竖直滑套(222)沿支撑杆(221)滑动时,第二调节孔(2221)依次与多个第一调节孔(2211)正对,所述调节部(223)套设于所述竖直滑套(222)外,且位于第二调节孔(2221)外,其具有伸缩卡块(2233),伸缩卡块(2233)穿过第二调节孔(2221)卡接于第一调节孔(2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223)还包括固定套(2231)及卡接组件(2232),所述固定套(2231)外壁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滑槽(22311)及限位块(22312),所述第一滑槽(22311)其中一端具有第二开口(223111),限位块(22312)位于所述第一滑槽(22311)内,所述限位块(22312)具有第三调节孔(223121)及限位口(223122),第三调节孔(223121)由限位块(22312)的一端贯穿至固定套(2231)内壁,限位口(223122)设于所述限位块(22312)背向固定套(2231)的一端,并位于第三调节孔(223121)两侧,固定套(2231)套设于竖直滑套(222)外,第三调节孔(223121)正对于第二调节孔(22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22322)包括牵引杆(223221)及牵引滑套(223222),所述牵引滑套(223222)套设于所述竖直滑套(222)外,所述牵引杆(223221)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块(22321)及所述牵引滑套(2232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包括底框组件(11)、两个U形护板(12)及两个侧壁组件(13),两个所述U形护板(12)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框组件(11)的两端,且相向设置,所述水平滑杆(231)固定于所述U形护板(12)外壁,所述侧壁组件(13)分别固定于所述U形护板(12)之间,且位于所述底框组件(11)的两侧,底框组件(11)、U形护板(12)及侧壁组件(13)围合形成容纳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组件(13)包括固定板块(131)、升降板块(132)及两个升降调节柱(133),两个升降调节柱(133)分别竖直设置于两个U形护板(12)相向的一端,所述固定板块(131)及升降板块(132)两端皆连接于两个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机构(23)还包括水平调节扣(233),所述水平滑套(232)顶部设有安装槽(2322),安装槽(2322)底部的一端具有与水平卡口(2321)连通的调节孔(23221),所述水平调节扣(233)具有第一卡接头(2331),水平调节扣(233)设于所述安装槽(2322)内,其两侧转动连接于安装槽(2322)内壁,第一卡接头(2331)穿过所述调节孔(23221)露出至水平卡口(2321)内,所述水平滑杆(231)上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第一卡孔(2313),水平滑杆(231)沿水平卡口(2321)滑动时,多个第一卡孔(2313)依次与调节孔(23221)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31)包括杆体(2311)及两个限位台(2312),所述杆体(2311)包括第一杆体(23111)及第二杆体(23112),第二杆体(23112)设于第一杆体(23111)一面,其长度小于第一杆体(23111)的长度,其宽度小于第一杆体(23111)的宽度,所述水平卡口(2321)包括滑动通孔(23211)及第一开口(23212),第一开口(23212)朝向床体(1),所述滑动通孔(2321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杆体(23111)的宽度,第一开口(23212)的宽度大于第二杆体(23112)的宽度且小于第一杆体(23111)的宽度,第一杆体(23111)滑动设于所述滑动通孔(23211)内,第二杆体(23112)滑动设于第一开口(23212)内,多个所述第一卡孔(2313)排列设于所述第一杆体(23111)上,所述调节孔(23221)连通于所述滑动通孔(23211),两个限位台(2312)位于第二杆体(23112)两端,且可拆卸连接于床体(1)及第一杆体(231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2)包括支撑杆(221)、竖直滑套(222)及调节部(223),所述支撑杆(221)一端插接于所述底座(21),其侧壁沿高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2211),所述竖直滑套(222)滑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杆(221)外,其侧壁具有第二调节孔(2221),竖直滑套(222)沿支撑杆(221)滑动时,第二调节孔(2221)依次与多个第一调节孔(2211)正对,所述调节部(223)套设于所述竖直滑套(222)外,且位于第二调节孔(2221)外,其具有伸缩卡块(2233),伸缩卡块(2233)穿过第二调节孔(2221)卡接于第一调节孔(2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边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223)还包括固定套(2231)及卡接组件(2232),所述固定套(2231)外壁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滑槽(22311)及限位块(22312),所述第一滑槽(22311)其中一端具有第二开口(223111),限位块(22312)位于所述第一滑槽(22311)内,所述限位块(22312)具有第三调节孔(223121)及限位口(223122),第三调节孔(223121)由限位块(22312)的一端贯穿至固定套(2231)内壁,限位口(223122)设于所述限位块(22312)背向固定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耀,杨永强,杨博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联杨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