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宏荣专利>正文

一种精密机械用零件抓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15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机械用零件抓取机构,包括顶座,所述顶座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顶座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板。本技术通过顶座、第一电机、调节箱、第二电机、第一螺杆、螺纹套、齿板、转轴、支杆、齿轮、壳体、第三电机、第二螺杆、活动套和夹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零件抓取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对零件进行翻转,导致零件在抓取后得不到撑托,仍存在掉落的风险,从而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零件抓取,具体为一种精密机械用零件抓取机构


技术介绍

1、自从出现机械,就有了相应的机械零件,但作为一门学科,机械零件是从机械构造学和力学分离出来的,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机械零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机械零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时常需要使用抓取机构从传送台上抓取机械零件。

2、如中国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机械用零件抓取机构”,其公告号为:cn213415475u,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真空泵、真空管、抽真空腔、吸盘和密封环,当需要抓取零件时,夹板一侧会贴在零件上,且在夹板对零件夹持后会产生压力,从而将密封环牢牢贴在零件表面,之后真空泵通过真空管向抽真空腔内抽真空,而与抽真空腔连通的吸盘则会对零件表面吸附,加强零件与夹板之间的牢固度,从而使得零件不易脱落,避免了对零件抓取不够安全的情况,但是该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对零件进行翻转,导致零件在抓取后得不到撑托,仍存在掉落的风险,安全性较差,从而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机械用零件抓取机构,包括顶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至顶座(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调节箱(3),所述调节箱(3)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所述第二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板(7),所述调节箱(3)内腔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杆(9)和齿轮(10),所述支杆(9)远离转轴(8)的一端贯穿至调节箱(3)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机械用零件抓取机构,包括顶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至顶座(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调节箱(3),所述调节箱(3)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所述第二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板(7),所述调节箱(3)内腔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杆(9)和齿轮(10),所述支杆(9)远离转轴(8)的一端贯穿至调节箱(3)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2),所述第三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13),所述第二螺杆(13)远离第三电机(1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壳体(11)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3)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活动套(14),所述活动套(14)的底部通过衔接块固定连接有夹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机械用零件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刘宏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