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承渔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58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其能以简单的结构阻止弹簧部件或轴承从凸起部脱落。抛饵控制机构(20)具有:多个摩擦片(40b),盖部件(41)和弹簧部件(42),其中,摩擦片以接触卷线筒轴(16)的端部的方式设置;盖部件可装卸地安装在第2侧罩(7)的凸起部(7a)上,通过使摩擦片压接卷线筒轴(16)的端部而调节摩擦力;弹簧部件以在盖部件和轴承(30b)之间具有加载力的方式安装固定在凸起部上,用于阻止轴承从凸起部脱落,以及用于限制盖部件的旋转。弹簧部件具有小口径部(42a)和大口径部(42b),小口径部接触盖部件的底部(41a),大口径部比小口径部直径大,以与轴承的端部接触的方式固定在凸起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轴承渔线轮,尤其涉及进行渔线的收线与放线操作的双轴承渔线轮。
技术介绍
双轴承渔线轮一般具有渔线轮主体和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的卷线筒,该卷线筒相对渔线轮主体自由旋转。在上述的双轴承渔线轮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卷线筒旋转时阻力的抛饵控制机构。抛饵控制机构具有摩擦片和盖部件,其中,摩擦片以接触卷线筒的旋转轴的两端的方式设置,盖部件螺纹配合在从渔线轮主体的一侧突出的凸起部的外周表面。摩擦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设置在盖部件的内周侧底部。盖部件通过使摩擦片按压接触卷线筒轴的端部来调整摩擦力。 另外,卷线筒轴的两端部由轴承支承,以使该卷线筒可自由旋转,其中一端的轴承设置在凸起部的内周侧。在该轴承的轴向外侧端部和安装在盖部件内周侧底部的摩擦片之间压缩安装有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用于限制盖部件的旋转(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238581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因为在轴承的轴向外侧端部和安装在盖部件内周侧底部的摩擦片之间压缩安装有用于限制盖部件的旋转的弹簧部件,所以能限制盖部件的旋转。但是,由于弹簧部件不固定在盖部件或凸起部上,而且轴承的轴向外侧端部只由弹簧部件挤压固定,所以在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其安装于钓竿,用于进行渔线的收线和放线,包括:渔线轮主体,其安装于上述钓竿;凸起部,其设置于上述渔线轮主体的一侧的侧部,具有外螺纹部和贯穿孔,其中,外螺纹部形成于凸起部的外周部,贯穿孔形成于凸起部的内周部;卷线筒,其安装于上述渔线轮主体并可自由转动,在其外周可卷绕上述渔线;卷线筒轴,其安装于上述卷线筒且相对卷线筒不能转动,其一端部支承于上述凸起部,相对上述凸起部可自由转动,另一端部支承于上述渔线轮主体的另一侧,相对上述渔线轮主体可自由转动;盖部件,在其内周部具有与上述外螺纹部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部,该盖部件安装在上述凸起部上,且相对上述凸起部可自由装卸;轴承部,其设置于上述贯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0-13 298727/20051.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其安装于钓竿,用于进行渔线的收线和放线,包括渔线轮主体,其安装于上述钓竿;凸起部,其设置于上述渔线轮主体的一侧的侧部,具有外螺纹部和贯穿孔,其中,外螺纹部形成于凸起部的外周部,贯穿孔形成于凸起部的内周部;卷线筒,其安装于上述渔线轮主体并可自由转动,在其外周可卷绕上述渔线;卷线筒轴,其安装于上述卷线筒且相对卷线筒不能转动,其一端部支承于上述凸起部,相对上述凸起部可自由转动,另一端部支承于上述渔线轮主体的另一侧,相对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布SB阿马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M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