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结构、电池包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322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1:0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结构、电池包总成及汽车,该冷却结构中,两个集流管相对设置;至少两个冷却管组间隔设置在两个集流管之间,至少两个导流管间隔设置在一集流管上,每一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一冷却管组的两个口琴管相连,每一冷却管组、一导流管与两个集流管之间形成一冷却回路;进液管与至少两个冷却回路相连,回液管与至少两个冷却回路相连。本技术中,通过进液管给至少两个冷却回路同时输送制冷液,最后至少两个冷却回路内的制冷液同时从回液管流出,使冷却结构中的制冷液同时从至少两条路径进出,可以实现多点同时对待冷却产品进行冷却,可以缩短制冷液流动路径,减小流动阻力,提升冷却管组性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冷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冷却结构、电池包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1、冷却结构有风冷、液冷、冷媒直冷、相变材料冷却和热管冷却等冷却方式,从实测效果看,冷媒直冷效果最好,冷媒直冷是充分利用空调系统中的制冷液,将其引入冷却管组中以达到冷却目的。

2、现有的冷却结构大多采用串联冷却结构的设计方式,制冷液流动路径长,流动阻力大;由于制冷液流动路径长,当待冷却产品存在较大产热时,会导致末端制冷液温度较高,吸热能力变差,影响整体冷却效果。例如,串联冷却结构应用在电池包的冷却中,串联冷却结构的设计方式,制冷液流动路径长,当电池包存在较大产热时,会导致末端制冷液温度较高,吸热能力变差,电池包温差大不利于电池包性能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结构、电池包总成及汽车,以解决现有冷却结构大多采用串联冷却结构的设计方式,制冷液流动路径长,流动阻力大且冷却效果差的问题。

2、一种冷却结构,包括两个集流管、至少两个冷却管组、至少两个导流管、进液管和回液管;

>3、两个所述集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集流管、至少两个冷却管组、至少两个导流管、进液管和回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分流管;每一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每一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与一冷却回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所述集流管上间隔设有多个分隔件,分隔所述集流管形成回液段和设置在所述回液段两侧的第一集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流段和第二集流段,所述第一集流段靠近所述回液段;

5.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集流管、至少两个冷却管组、至少两个导流管、进液管和回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分流管;每一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每一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与一冷却回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所述集流管上间隔设有多个分隔件,分隔所述集流管形成回液段和设置在所述回液段两侧的第一集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流段和第二集流段,所述第一集流段靠近所述回液段;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飞凡则宏周友葛吉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