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2979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其是在触控工件上涂布硬度1H以上的含有UV树脂的薄膜,再于所述涂布含UV树脂的薄膜表面溅镀纳米无机金属形成一纳米氧化物保护膜,再利用真空溅镀或湿式法于所述纳米氧化物保护膜表面植入氟碳化物以形成纳米氟碳化物防污膜。借由UV树脂的薄膜表面溅镀无机纳米氧化物形成一保护膜,或再于无机纳米氧化物的保护膜再植入氟碳化物处理以形成一含有氟碳化物防污膜,而得以使涂布后的触控工件表面具有防污、不沾、抗静电、耐磨损、粘着性佳、无使用前后的光泽差异性等功效的增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使涂布后的触控工件表面具有防污、不沾、抗静电、耐磨损、粘着性佳、无使用后光泽差异性等功效的增进。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电脑键盘的按键、笔记型电脑的滑鼠板(TOUCH PAD)等触控元件的表面加工方法,主要是于触控元件基材表面印刷油墨或涂布一层油漆或色漆(泛指有颜色的颜料、涂料、油漆等)以形成一保护层,或再于印刷油墨或色漆表面上一层金油。由于电脑键盘的按键、笔记型电脑的滑鼠板(TOUCH PAD)等触控元件,其使用频率极高,而仅于触控元件表面印刷油墨或涂布一层油漆或色漆等作业,其粘着性不良且硬度不足,使用后易造成脱漆、表面光泽度降低、磨耗性差或易刮伤等等缺失。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物品仍有诸多缺陷,并不是优良完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现有所衍生的各项缺点,经过思考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专利技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其是在触控工件上先涂布硬度1H以上的含有UV树脂的薄膜,再于所述涂布含UV树脂的薄膜表面溅镀无机金属形成一纳米氧化物保护膜,或再利用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步骤包括:  将触控工件表面先涂布至少一层硬度1H以上的含UV树脂的薄膜,所述UV树脂选自聚氨酯系列UV树脂、聚丙烯酸类系列UV树脂或环氧系列UV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再溅镀硅、钛或铝的无机纳米金属靶材于所述薄膜表面,经等离子体氧化形成含二氧化硅、氧化钛或氧化铝的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步骤包括将触控工件表面先涂布至少一层硬度1H以上的含UV树脂的薄膜,所述UV树脂选自聚氨酯系列UV树脂、聚丙烯酸类系列UV树脂或环氧系列UV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再溅镀硅、钛或铝的无机纳米金属靶材于所述薄膜表面,经等离子体氧化形成含二氧化硅、氧化钛或氧化铝的保护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树脂为聚氨酯系列UV树脂、聚丙烯酸类系列UV树脂和环氧系列UV树脂的混合物。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氧化钛或氧化铝是以100 - 500A/min的沉积速率沉积于工件表面。4. 一种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步骤包括将触控工件表面先涂布至少一层硬度1H以上的含UV树脂的薄膜;再溅镀一无机纳米金属靶材于所述薄膜表面形成一保护层;于所述保护层表面再植入氟碳化物处理以形成一防污层。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树脂选自聚氨酯系列UV树脂、聚丙烯酸类系列UV树脂或环氧系列UV树脂中的至少一种。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纳米金属靶材为硅、钛或铝。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钛或铝靶材经等离子体氧化反应成二氧化硅、氧化钛或氧化铝,并以100 - 500A/min的沉积速率沉积于工件表面进而形成保护层。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元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碳化物溶于溶剂中以喷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棋凯邱登甲张正杰
申请(专利权)人:兆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