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建春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模板板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964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板材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步骤为:A、将木、竹、秸秆、破碎后与工程塑料、添加剂进行造粒加工;B、将木纤维及工程塑料,添加剂、复合成型配比及将钢材做内衬;C、板剖面根据力学应力设计为多孔,并在两边顶头设置有特定加强筋;D、将纤维与工程塑料添加剂混合挤出,并以钢筋作为骨筋一次性制作成型;E、用型材挤塑机挤出所需的形状、长度。所述添加剂为防紫外线、抗老剂、阻燃剂、增韧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程所需的建筑板材都是使用1、木材(板材),这种板材使用寿命短, 不可维修、不防水、不环保、容易腐烂等;2、钢模板(钢材),投资大、运输成本高、按装耗时 大;另外,极大的浪费了木材、钢材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建筑模板板材的制 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种建筑模板板材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步骤为 A、将木、竹、桔杆、破碎后与工程塑料、添加剂进行造粒加工; B、将木纤维及工程塑料,添加剂、复合成型配比及将钢材做内衬; C、板剖面根据力学应力设计为多孔,并在两边顶头设置有特定加强筋; D、将纤维与工程塑料添加剂混合挤出,并以钢筋作为骨筋一次性制备成型; E、用型材挤塑机挤出所需的形状、长度。 所述添加剂为防紫外线、抗老剂、阻燃剂、增韧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板材可再生使用,真正达到使用 寿命长、不容易破碎、防水、节能环保等,大大的降低了建筑成本,并减少泥木工劳动强度。附图说明 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特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板材中间和两侧凸起、两边凹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板材中间凹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特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不应 看作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种建筑模板板材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步骤为 A、将木、竹、桔杆、破碎后与工程塑料、添加剂进行造粒加工; B、将木纤维及工程塑料,添加剂、复合成型配比及将钢材做内衬; C、板剖面根据力学应力设计为多孔,并两边顶头有特定加强筋; D、将纤维与工程塑料添加剂混合挤出,并以钢筋作为骨筋一次性制作成型; E、用型材挤塑机挤出所需的形状、长度。 所述添加剂为防紫外线、抗老剂、阻燃剂、增韧剂。 通过上述结构,使板材1的重量大大降低,不仅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而且强 度也大大增强。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板材可再生使用,使用寿命长、不容易破碎、防水、节能环保等,大 大的降低了建筑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模板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步骤为:A、将木、竹、桔杆、破碎后与工程塑料、添加剂进行造粒加工;B、将木纤维及工程塑料,添加剂、复合成型配比及将钢材做内衬;C、板剖面根据力学应力设计为多孔,并在两边顶头设置有特定加强筋;D、将纤维与工程塑料添加剂混合挤出,并以钢筋作为骨筋一次性制作成型;E、用型材挤塑机挤出所需的形状、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建筑模板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步骤为A、将木、竹、桔杆、破碎后与工程塑料、添加剂进行造粒加工;B、将木纤维及工程塑料,添加剂、复合成型配比及将钢材做内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