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1、线路板雕刻时需在其板体上设置多个穿孔,通常采用钻针进行打孔。钻针的针头在经过多次的使用后会逐渐钝化甚至断裂,造成加工的不便及误差。此时需要操作人员对钻针的针头部分进行研磨。
2、行业中已经开始采用全自动化流程进行钻针研磨,现有技术中在三轴机械手的活动端上安装单夹持件,夹持件夹取钻针后按照设定的轨迹移动至研磨盘处进行研磨。但由于研磨时间较长,且由于工艺要求无法减少研磨时间,三轴机械手和单夹持件需要等待研磨完成才可将钻针移动至下一工序,一次只可操作一枚钻针,研磨效率低。若想要同时研磨两个钻针只能增设三轴机械手和单夹持件,研磨成本较高,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全自动化钻针研磨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包括传送模块,钻针由所述传送模块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模块,钻针由所述传送模块运输,所述传送模块的一侧设置有研磨模块和调校模块;所述传送模块的一侧还设置有机械手模块,所述机械手模块包括夹持驱动件(1)和双夹持组件(2),所述双夹持组件(2)安装在夹持驱动件(1)的活动端上,所述夹持驱动件(1)驱动双夹持组件(2)在传送模块、研磨模块和调校模块之间循环移动;所述双夹持组件(2)包括两个夹持件(21),两个所述夹持件(21)配合对钻针进行拿取和放置,以提高钻针研磨的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夹持组件(2)包括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模块,钻针由所述传送模块运输,所述传送模块的一侧设置有研磨模块和调校模块;所述传送模块的一侧还设置有机械手模块,所述机械手模块包括夹持驱动件(1)和双夹持组件(2),所述双夹持组件(2)安装在夹持驱动件(1)的活动端上,所述夹持驱动件(1)驱动双夹持组件(2)在传送模块、研磨模块和调校模块之间循环移动;所述双夹持组件(2)包括两个夹持件(21),两个所述夹持件(21)配合对钻针进行拿取和放置,以提高钻针研磨的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夹持组件(2)包括工装板(22),所述工装板(22)安装在夹持驱动件(1)的活动端上,两个所述夹持件(21)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在工装板(22)上;所述夹持件(21)包括第一纵向驱动件(211)和第一气动夹爪(212),所述第一纵向驱动件(211)竖直安装在工装板(22)上,所述第一气动夹爪(212)安装在第一纵向驱动件(211)的活动端上,所述第一气动夹爪(212)能够夹持钻针的针头部分;所述夹持驱动件(1)、第一纵向驱动件(211)和第一气动夹爪(212)配合进行取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夹持组件(2)包括工装板(22),工装板(22)安装在夹持驱动件(1)的活动端上;所述夹持件(21)包括第二纵向驱动件(213)和第二气动夹爪(214),所述第二纵向驱动件(213)转动安装在工装板(22)上,所述第二纵向驱动件(213)的输出轴与第二气动夹爪(214)转动连接;所述工装板(22)的厚度方向上开设有y型通孔(221),所述y型通孔(221)的内壁平滑设置,所述第二气动夹爪(214)靠近工装板(2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两个滚轮(215),两个所述滚轮(215)沿气动夹爪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滚轮(215)滚动设置在y型通孔(221)内,且两个所述第二气动夹爪(214)分别设置在y型通孔(221)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纵向驱动件(213)依次驱动两个第二气动夹爪(214)到达y型通孔(221)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模块包括研磨组件(3)和用于夹持钻针的研磨夹持组件(4);所述传送模块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基座(31),所述研磨组件(3)安装在基座(31)上,所述研磨组件(3)包括粗磨件(32)和精磨件(33);所述基座(31)上设置有移动台(34),所述移动台(34)位于基座(31)靠近传送模块的一侧,所述研磨夹持组件(4)安装在移动台(34)上,所述移动台(34)带动研磨夹持组件(4)平行于粗磨件(32)和精磨件(33)的连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研磨夹持组件(4)所夹持钻针的长度方向与粗磨件(32)和精磨件(33)的连线方向存在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路板雕刻针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夹持组件(4)包括针头夹头(41)、夹头座(42)、万向节(43)、径向旋转驱动件(44)和轴向旋转驱动件(45),所述轴向旋转驱动件(45)的外壳安装在移动台(34)上,所述万向节(43)的第一端部与轴向旋转驱动件(45)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万向节(43)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广亚,吴晓东,宋小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迪飞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