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扭力杆的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892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6
一种飞机扭力杆的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通过连接装置将左侧扭力杆与右侧扭力杆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的连接装置含有外传动轴、内传动轴和旋合器,所述的外传动轴是一个空心轴套,其左端内侧设有第一内花键,右端内侧设有内斜齿,所述的内传动轴左端外侧设有第一外花键,右端外侧设有第二外花键,所述的旋合器也是一个空心轴套,其左端外侧设有与外传动轴内斜齿匹配的外斜齿,其内侧设有与内传动轴第一外花键匹配的第二内花键,所述的内传动轴与旋合器套接,旋合器与外传动轴套接,外传动轴的第一内花键与左侧扭力杆端头的外花键连接,内传动轴的第二外花键与右侧扭力杆端头的内花键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涉及飞机设计,主要应用于飞机高升力系统和舱门作动系统等需要传递扭力的连接结构,具体是一种飞机扭力杆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1、飞机的高升力系统或舱门作动系统一般采用扭力杆传递机械运动,将电机或液压马达的转动运动传递至需要作动的部件,如襟翼和舱门,使襟翼收放或舱门开闭。扭力杆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花键连接,但由于制造误差和系统调节等原因,易造成系统对接处两端的花键绕圆周角度的误差,为了保证系统调节的精确性,避免带应力安装,需要对角度误差进行补偿。通用的角度补偿方法是将花键与扭力杆对接放在最后一道工序,根据实际情况人工进行配钻,通过螺栓十字交叉固定花键与扭力杆。由于花键与扭力杆连接要求小间隙配合,固定螺栓孔精度要求较高,该角度补偿方法若安装空间狭小,就会增加加工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并且协调钻孔不具备零件互换性,当某一零件需换新时,需重新进行人工配钻,可能更改已有零件的初始状态,过程中也易造成其他零件的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扭力杆角度无级调节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的旋合角度进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扭力杆的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将左侧扭力杆与右侧扭力杆连接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含有外传动轴、内传动轴和旋合器,所述的外传动轴是一个空心轴套,其左端内侧设有第一内花键,右端内侧设有内斜齿,所述的内传动轴左端外侧设有第一外花键,右端外侧设有第二外花键,所述的旋合器也是一个空心轴套,其左端外侧设有与外传动轴内斜齿匹配的外斜齿,其内侧设有与内传动轴第一外花键匹配的第二内花键,所述的内传动轴通过第一外花键与旋合器第二内花键套接,旋合器通过外斜齿与外传动轴的内斜齿套接,外传动轴的第一内花键与左侧扭力杆端头的外花键连接,内传动轴的第二外花键与右侧扭力杆端头的内花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扭力杆的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将左侧扭力杆与右侧扭力杆连接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含有外传动轴、内传动轴和旋合器,所述的外传动轴是一个空心轴套,其左端内侧设有第一内花键,右端内侧设有内斜齿,所述的内传动轴左端外侧设有第一外花键,右端外侧设有第二外花键,所述的旋合器也是一个空心轴套,其左端外侧设有与外传动轴内斜齿匹配的外斜齿,其内侧设有与内传动轴第一外花键匹配的第二内花键,所述的内传动轴通过第一外花键与旋合器第二内花键套接,旋合器通过外斜齿与外传动轴的内斜齿套接,外传动轴的第一内花键与左侧扭力杆端头的外花键连接,内传动轴的第二外花键与右侧扭力杆端头的内花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扭力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传动轴与旋合器之间有一个键连接结构,在内传动轴的第一外花键上设有键槽,在旋合器的空心轴套上设有键孔,另有键轴通过键孔卡接在键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扭力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合器与外传动轴通过合页卡箍结构固定,在外传动轴的右端外侧有一个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肩,在旋合器空心轴套上设有外螺纹,另有一个压紧螺母,该压紧螺母的内螺纹与旋合器上外螺纹匹配,压紧螺母上的环形凸肩与外传动轴上的环形凸肩对接形成环形凸台,另有两个对称的弧形合页,合页的中心有与环形凸台匹配的卡槽,用紧固件将两个对称的弧形合页对接固定形成卡箍,使环形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江同张宇雷彦军徐涛范建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