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丝退火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7334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铜丝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设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内安装有多个对应设置的导辊,所述冷却室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有进口与出口,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设有导水主管,所述导水主管两侧连接有多个等距设置的导水支管,所述导水支管伸入冷却室内,所述冷却室内的导水支管上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导水主管通过管道连接有导水泵,所述导水泵的进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冷却室上与进口对应的位置设有进料辊,采用雾化水直接接触铜丝进行冷却,提高了导热的效率,使得铜丝可以快速冷却,驱动扇叶转动产生风流,使得冷却室内的气流流动,避免热量分布不均影响冷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丝退火冷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铜丝退火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铜丝加工的过程中退火后需要将钢丝进行冷却处理,经过退火冷却后的钢丝消除钢中的残余内应力,以防止变形和开裂使得钢丝质量更好。

2、申请号为202221087157.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退火冷却装置,通过设计一个由冷却弯管、吸热板、抽气板、内管、驱动夹棍、外接散热箱以及抽气扇等组件构成的退火设备,可实现将拉制好的铜丝自动连续经过一个封闭的冷却空间,实现高效的退火降温,但是,该电缆生产用铜丝退火冷却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在冷却时没有直接接触铜丝的介质,依靠空气进行导热,效率较低。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铜丝退火冷却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铜丝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设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丝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内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两侧设有冷却室(3),所述冷却室(3)内安装有多个对应设置的导辊(4),所述冷却室(3)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有进口(5)与出口(6),所述冷却箱(1)的顶部设有导水主管(7),所述导水主管(7)两侧连接有多个等距设置的导水支管(8),所述导水支管(8)伸入冷却室(3)内,所述冷却室(3)内的导水支管(8)上安装有雾化喷头(9),所述导水主管(7)通过管道连接有导水泵(10),所述导水泵(10)的进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有进水接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丝退火冷却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丝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内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两侧设有冷却室(3),所述冷却室(3)内安装有多个对应设置的导辊(4),所述冷却室(3)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有进口(5)与出口(6),所述冷却箱(1)的顶部设有导水主管(7),所述导水主管(7)两侧连接有多个等距设置的导水支管(8),所述导水支管(8)伸入冷却室(3)内,所述冷却室(3)内的导水支管(8)上安装有雾化喷头(9),所述导水主管(7)通过管道连接有导水泵(10),所述导水泵(10)的进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有进水接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丝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3)靠底部的位置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12)、吸附棉层(13)、第二过滤网(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丝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2)的滤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14)的滤孔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去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浮光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