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DC-DC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640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49
一种应用于DC‑DC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包含两种软启动模式,可实现外部电容控制软启动和内部固定时间软启动两种模式。相比传统的软启动技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高可靠性体现在当外部电容虚焊或损坏后,电路启动将采用内部软启动模式,不会出现电压过冲烧毁电路的风险。高灵活性体现在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采用其中一种模式,外部软启动模式会实现更缓慢的DCDC输出电压启动,内部软启动模式无需外部电容,利于集成化、小型化,且可以保证输出电压按照一定斜率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dc-dc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采用外部连接电容或浮空均可实现dc-dc软启动,属于供配电。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dc-dc开关电源在上电过程中由于启动前负载电容上没有电荷,输出电压为0v,电路瞬间开启后,输出电压反馈到误差放大器的比较电压为一个很小的值,此时误差放大器处于非平衡状态,功率管驱动信号pwm输出占空比达到最大值。功率管开启之后,对电容充电产生一个很大的浪涌电流。此时,通过功率管的电流很大,容易损毁电路系统。软启动电路设计思想是通过限制pwm输出的占空比,缓慢提高输出电压,驱动信号pwm占空比从最小值开始逐渐变化,不会使功率管在较长时间一直导通,从而避免了浪涌电流与过冲电压。

2、现有的软启动电路一般是采用在电路外部增加软启动电容,电路内部的固定偏置电流对外部电容进行充电实现电路的软启动,但此种方式需要增加外围元器件数量,不利于集成化,同时当外部电容工作异常,无法控制电路正常软启动将带来电路损毁的风险;另一种是通过内部设计dac控制软启动步进,采用此方式将带来电路结构复杂的弊端,且软启动时间由于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DC-DC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流产生电路、内部充电电路、比较器COMP1、MOS开关管和逻辑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DCDC芯片采用外部电容进行软启动时,充电电流产生电路产生的充电电流对DCDC芯片的SS引脚的电容充电,通过调整电容大小改变软启动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DCDC芯片的SS端无外部电容时,开关管N1的源端按照一定的斜率上升,控制DCDC芯片的输出电压也缓慢上升,从而实现无外部电容的软启动;当DCDC芯片的SS端外接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dc-dc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流产生电路、内部充电电路、比较器comp1、mos开关管和逻辑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dcdc芯片采用外部电容进行软启动时,充电电流产生电路产生的充电电流对dcdc芯片的ss引脚的电容充电,通过调整电容大小改变软启动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dcdc芯片的ss端无外部电容时,开关管n1的源端按照一定的斜率上升,控制dcdc芯片的输出电压也缓慢上升,从而实现无外部电容的软启动;当dcdc芯片的ss端外接电容时,由于充电电流较小,ss端电压上升缓慢,内部充电电路早已完成对开关管n1的导通,并不会影响通过外部电容控制的软启动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外部参考电压vrefh和外部参考电压vrefl由dcdc芯片的带隙基准电路经过分压电阻形成的2个与温度和电源电压无关的比较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多模式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充电电流产生电路包括pmos管p11、pmos管p12、pmos管p13、pmos管p14、串联电阻r11、串联电阻r12、串联电阻r13、串联电阻r14、修调nmos管n11、修调nmos管n12、偏置电流控制管n13,四个pmos管组成共源共栅电流镜,pmos管p11和p13的源端接内部电源vdd,栅端共同接到串联电阻r11的一端和pmos管p12的漏端,pmos管p11的漏端连接pmos管p12的源端,pmos管p12的漏端连接pmos管p14的源端,pmos管p12和pmos管p14的栅端连接至串联电阻r11的另一端和偏置电流控制管n13的漏端,偏置电流控制管n13的栅端接dcdc芯片内部偏置电路的偏置输出电压vbias,偏置电流控制管n13n13的源端接串联电阻r12的一端,串联r12的另一端接串联r13的一端,串联r14分别接串联r13的另一端和地,修调nmos管n11的漏端和源端接串联电阻r13的两端,修调n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奎鑫康磊李阳莫艳图王秀芝曾奇宇徐小珺刘凌云徐凯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