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132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伸线方法,提供一欲进行拉伸的线材,将该线材绕置于两对应的一次伸线轮且穿过设于一次伸线轮之间的眼模,接着滚动这些一次伸线轮使该线材通过该眼模进行一次拉伸以缩小该线材的线径,然后将完成一次拉伸的线材绕置于两对应的二次伸线轮,这些二次伸线轮以不同转速滚动而对线材产生拉力,使线材进行二次拉伸并再次缩小该线材的线径而完成伸线制程,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依据所需的线径尺寸调整设定这些二次伸线轮的转速以产生不同的拉伸力道,藉此达到简化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尤指一种用于拉伸金属线材使其线径縮小的。
技术介绍
金属线材向来是各种工业中相当重要的一种材料,且依照其使用的领域不同而使其线径有不同尺寸的需求,而为了便于制造出各种不同线径尺寸的金属线材,一般的作法则是将较粗的线材送入一伸线设备中,并通过伸线设备将较粗的线材拉伸成较细的线材。 —般伸线设备如中国台湾第1244409号专利案所示,其包含一机台以及多个前后排列地设在该机台上的伸线单元,其中,每一伸线单元具有一滚轮、一位于该滚轮前方的眼模、一位于该眼模前方的线胴、一设在该线胴顶部的导轮,及一设在该线胴之前方旁侧的张力轮,未拉伸的金属条被导引至伸线单元,并经由滚轮的牵引通过眼模,而巻绕在线胴外围,然后再经由张力轮拉伸至导轮后,能平顺地牵引进入前方相邻的伸线单元中,经过该等伸线单元一连串的拉伸后,以抽细成金属线。 另外,又如中国台湾第1272976号专利案所示,其包含多个排列设置的塔轮、设置于塔轮与塔轮间的伸线眼模、一引取轮以及设于末端塔轮与引取轮之间的出口眼模,伸线作业时,这些塔轮与该引取轮受驱动而转动,且线材经由塔轮的转动而通过眼模縮小线径,然后再被输送至下一个塔轮,当线材被输送至末端塔轮时,便穿过出口眼模而输送至该引取轮。 上述二专利案所揭露的伸线设备无论是以滚轮或塔轮来输送线材,其共同之处在于,该二专利案都是于滚轮或塔轮转动输送线材时,使线材通过设置于滚轮与滚轮间、或塔轮与塔轮间的眼模,通过眼模孔径渐縮的结构来縮小线材的线径,这种伸线方式虽有利于自动化大量生产同一线径规格的线材,但是,当线材欲拉伸的线径规格改变时,例如线径尺寸需求更小,上述二专利案则须将已拉伸完较大线径尺寸的线材裁断,并将此线材另外配置于设有孔径更小的眼模的机台上而再次拉伸,或者,在原有的机台上增设滚轮或塔轮以及眼模,藉此增加线材拉伸的次数;但是由于眼模的孔径均有既定的尺寸,因此,若线材需求的线径尺寸不一时,便要依据各种线径尺寸更换眼模,如此不但造成生产速度减缓,更增加生产的困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失,依据线材的线径欲拉伸的尺寸调整拉伸的力道,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该方法包括有 提供线材步骤将该线材绕置于两对应的一次伸线轮,且穿过设于一次伸线轮之间的眼模; —次拉伸步骤滚动这些一次伸线轮使线材通过一次伸线轮之间的眼模而进行一次拉伸以縮小该线材的线径; 二次拉伸步骤将完成一次拉伸步骤的线材绕置于两对应的二次伸线轮,这些二次伸线轮并以不同转速滚动而对线材产生拉力,使线材进行二次拉伸并再次縮小该线材的线径而完成伸线制程。 而本专利技术二次拉伸步骤的线径縮减量小于一次拉伸步骤的线径縮减量,利用一次拉伸步骤初步縮小线材线径,再以二次拉伸步骤微调线材线径,且于该二次拉伸步骤之后更可通过一测径仪进行线径检测步骤,以检测线径是否达到目标值,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一调速步骤以调整该二滚轮的转速,藉此控制二次拉伸步骤的拉伸力,亦可在线径检测步骤后重复二次拉伸步骤以逐次縮小线径;且于该二次拉伸步骤之后还包含一在线材外周面形成绝缘层的绝缘步骤;在该二次拉伸步骤之后还包含一以滚筒滚收线材的收线步骤。 通过相应的一次伸线轮以及设于一次伸线轮间的眼模,先对线材进行一次拉伸,接着再以两设定为不同转速的二次伸线轮对线材进行二次拉伸,因此,当线材所需的线径尺寸更改时,本专利技术不需重新拉线或在伸线机台额外增设塔轮来增加拉伸次数,而仅需依据所需的线径尺寸调整设定二次伸线轮的转速,藉此达到简化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步骤方块示意图。 图3-1至图3-4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其包括有下列步骤 1.提供线材步骤S10 :将该线材绕置于两对应的一次伸线轮,且穿过设于一次伸线轮之间的眼模; 2. —次拉伸步骤S20 :滚动这些一次伸线轮使线材通过一次伸线轮之间的眼模而进行一次拉伸以縮小该线材的线径; 3. 二次拉伸步骤S30 :将完成一次拉伸步骤的线材绕置于两对应的二次伸线轮,这些二次伸线轮并以不同转速滚动而对线材产生拉力,使线材进行二次拉伸并再次縮小该线材的线径而完成伸线制程。 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二次拉伸步骤S30之后还包含一线径检测步骤S40,以检测完成二次拉伸步骤的线材10其线径的大小,并依据检测结果进行一调速步骤S41,藉以调整这些二次伸线轮的转速以控制二次拉伸的拉力,且在线径检测步骤S40之后还可重复进行该二次拉伸步骤S30,使该线材10经由多道二次拉伸步骤S30而逐渐縮小其线径,随后,再对完成二次拉伸步骤的线材10进行一绝缘步骤S50,藉此于线材10外周面形成绝缘层,最后,将完成上述步骤的线材10进行一收线步骤S60。 请参阅图3-1至图3-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并参考图1及图2的步骤所示,首先,进行提供线材步骤S10,由金属矿提炼铸型而取得一金属材质的线材IO,如铜线或铜条,并将该线材IO逐层绕置于两对应的一次伸线轮上,一次伸线轮可为 图中所示的第一塔轮20及第二塔轮21,且第一塔轮20与第二塔轮21之间设有对应第一、 二塔轮20、21各层的眼模30,令该线材10先绕置第一塔轮20的第一层,并穿设第一层的眼 模30而绕置第二塔轮21的第一层,再绕置第二塔轮21的第二层并穿设第二层的眼模30 而绕置第一塔轮20的第二层,如此依序绕置第一、第二塔轮20、21的各层并穿过各层的眼 模30 ;然后,进行一次拉伸步骤S20,启动第一、第二塔轮20、21转动使该线材10依序通过 对应第一、第二塔轮20、21各层的眼模30,而逐渐縮小该线材10的线径(如图3-1所示), 例如线材10初始的线径为2. 6mm,穿过第一、第二塔轮20、21的第一层的眼模30后其线径 縮小为2. 3mm,再经第二层的眼模30縮小为2. Omm,而随着线材10穿过各层的眼模30,使线 材10完成一次拉伸步骤S20后线径可縮小至1. Omm,故在一次拉伸步骤S20中线径縮减量 为1.6mm,本专利技术中虽仅揭示第一、第二塔轮20、21,实作上可视欲拉伸的线径值增设多组 塔轮;接着进行二次拉伸步骤S30,将完成一次拉伸步骤S20的线材10绕置于两对应的二 次伸线轮上,二次伸线轮可为图中所示的第一滚轮40与第二滚轮41,且第一、第二滚轮40、 41分别受马达401、411所驱动,且马达401、411可为步进马达或伺服马达等且连接至一调 速装置42,如马达驱动器或控制器,并可由该调速装置42设定马达401、411以不同转速驱 动第一、第二滚轮40、41转动,使该线材10由第一滚轮40输送至第二滚轮41时,因转速不 同而产生拉伸力,藉此再次拉伸该线材10,使该线材10的线径再度縮小(如图3-2所示), 例如完成一次拉伸步骤S20的线材10其线径为1. 0mm,若需再縮小为0. 9mm或0. 8mm时,则 可通过第一、第二滚轮40、41设定不同转速,将一次拉伸步骤S20后的线材10进行微量的 拉伸,故该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线方法包括:提供线材步骤(S10):将线材(10)绕置于两对应的一次伸线轮,且穿过设于一次伸线轮之间的眼模(30);一次拉伸步骤(S20):滚动这些一次伸线轮使线材(10)通过一次伸线轮之间的眼模(30)而进行一次拉伸以缩小所述线材(10)的线径;二次拉伸步骤(S30):将完成一次拉伸步骤(S20)的线材(10)绕置于两对应的二次伸线轮,这些二次伸线轮以不同转速滚动而对线材(10)产生拉力,使线材(10)进行二次拉伸并再次缩小所述线材(10)的线径而完成伸线制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伸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线方法包括提供线材步骤(S10)将线材(10)绕置于两对应的一次伸线轮,且穿过设于一次伸线轮之间的眼模(30);一次拉伸步骤(S20)滚动这些一次伸线轮使线材(10)通过一次伸线轮之间的眼模(30)而进行一次拉伸以缩小所述线材(10)的线径;二次拉伸步骤(S30)将完成一次拉伸步骤(S20)的线材(10)绕置于两对应的二次伸线轮,这些二次伸线轮以不同转速滚动而对线材(10)产生拉力,使线材(10)进行二次拉伸并再次缩小所述线材(10)的线径而完成伸线制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拉伸步骤(S30)的线径縮减量小于所述一次拉伸步骤(S20)的线径縮减量。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伸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拉伸步骤(S30)之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仁耀
申请(专利权)人: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