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果糖的治疗性输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127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的治疗性输液,特别是一类含果糖的治疗性输液,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含果糖的治疗性输液中含有治疗性药物及果糖,它们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治疗药物0.01-20;果糖5-10;治疗性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糖尿病药、消化系统药及肝病药,本类药物特别适宜于合并有糖尿病、肝病,以及严重感染、术后病人使用,既可以针对病因治疗,又可以补充能量,经临床前试验证实,本类药物安全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的治疗性输液,特别涉及一类含果糖的治疗性输液
技术介绍
治疗性输液因其良好的吸收,起效快,用药方便等优势,已成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制剂,为解除广大患者的病痛作出巨大贡献。现临床上的治疗性输液主要为氯化钠、葡萄糖添加药物制成的大容量注射剂,如临床上使用的氟康唑葡萄糖注射液,主要用于术后抗深部感染;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扩血管治疗;甘草酸二铵葡萄糖注射液,主要用于肝病患者的保肝治疗等。但临床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由于部分患者对葡萄糖的耐受性差,或伴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不能使用葡萄糖输液,并同时又需要补充营养物质;有些药物与葡萄糖或氯化钠配伍有禁忌,如氯化钠会影响钾镁的排泄过程而影响电解质补充药门冬氨酸钾镁的治疗作用。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药物可用于替代葡萄糖与氯化钠,给临床上增添一类安全有效的治疗性输液。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广泛检索,尚未发现相关的技术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类替代葡萄糖与氯化钠、适用于糖尿病人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性输液。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果糖的治疗性输液,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治疗性药物及果糖,它们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治疗性药物0.01-20,果糖5-10。所述治疗性药物可以包括以下品种1.抗感染药物有阿奇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替硝唑等。2.心血管系统药有门冬氨酸钾镁、单硝酸异山梨酯、吡拉西坦、茴拉西坦、葛根素、川芎嗪、烟酸占替诺、己酮可可碱、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羟乙基芦丁等。3.糖尿病药有甲钴胺、a-硫辛酸等。4.消化系统药有盐酸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盐酸托烷司琼等5.肝病药有复方甘草酸铵等。以上药物的用量均为临床上的常用治疗量。本专利技术中的果糖(D-fructose)是一种左旋六碳糖,为葡萄糖的异构体。果糖药理作用基本上与葡萄糖相同,具有直接供给热能、补充体液及营养全身的功效。果糖静脉给药后在体内代谢却比葡萄糖快,易被机体吸收利用,果糖代谢主要靠不依赖胰岛素调控的果糖激酶,因此它可以绕过糖酵解的限速酶——磷酸果糖激酶进行自主代谢,所以果糖的代谢强度主要决定于果糖的浓度,无论有没有胰岛素的调节,都可以代谢为糖原,因此,果糖代谢速度快的特点可使其在补充糖尿病患者体内能量的同时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的波动。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就会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引起葡萄糖被利用能力障碍。但果糖的利用率对胰岛素是非依赖性的,而且,肝病患者体内用于氧化供能的果糖比例升高,非氧化处理的果糖就会下降,肝脏的负担就会相应减轻;同时,外周组织充分摄果糖,也有利于肌糖原的合成,从而多方面弥补了肝病患者葡萄糖的利用障碍创伤及手术病人对葡萄糖的清除率显著下降,从而出现高血糖现象,若每天再补充100~200g的葡萄糖,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血糖的升高会使得胰岛素大量分泌,直接导致脂肪分解受抑制,组织也就无法从脂肪酸的氧化来获得能量,只能靠蛋白质的降解来解决问题。如果蛋白质超常规降解,机体就会不可避免陷入负氮平衡的状态,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而果糖的使用就可以很好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创伤及手术病人的果糖代谢水平是不变的,它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很快。在使用果糖对患者体内供能的同时,其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和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能力均大大弱于葡萄糖。其次,运用果糖后引起体内糖、水分及电解质的丢失要比葡萄糖少很多。另外,它还可以减少蛋白质的分解,调节患者体内的氮平衡。由前面所述治疗性药物与果糖配制的治疗性输液特别适宜于合并有糖尿病、肝病,以及严重感染、术后病人使用,既可以针对病因治疗,又可以补充能量,加强机体免疫能力,使患者及早康复。本专利技术含果糖的治疗性输液按前面的组份及比例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浓溶液按处方量将治疗性药物及果糖投约处方溶液量20%,并预热至70-9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完全。2、活性炭吸附脱色加入0.03%活性炭,保温搅拌15-20分钟。3、过滤除炭4、加注射用水稀释至全量,并调PH值至4.0-5.0。5、中间产品检验6、精滤至澄明度合格7、灌装,放膜,加塞,轧盖。8、115℃(0.07MPa)温度下灭菌30分钟9、贴签、包装,成品检验。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性输液及其制备方法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制备乳酸左氧氟沙星果糖注射液(规格100ml∶0.1g乳酸左氧氟沙星和5g果糖)配方及配比乳酸左氧氟沙星125.6g果糖 5000g注射用水 适量全量 100L制备方法1.按处方量称取乳酸左氧氟沙星和果糖溶于20L预热至70℃~9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完全。2.加活性炭约6g(加量为浓配液的0.03%)。于70℃~90℃保温搅拌15分钟。3.抽滤除炭,用部分注射用水抽滤冲洗活性炭。4.加注射用水至全量。5.中间体检验。6.精滤至澄明度合格7.灌装,放膜,加塞,轧盖。8.115℃(0.07MPa)温度下灭菌30分钟9.贴签、包装,成品检验。实施例2制备替硝唑果糖注射液(规格100ml∶0.4g替硝唑和5g果糖)配方及配比替硝唑 400g果糖 5000g稀盐酸/氢氧化钠适量注射用水 适量全量 100L制备方法1.按处方量称取替硝唑和果糖溶于20L预热70℃~9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完全。2.加活性炭约6g(加量为浓配液的0.03%)。于70℃~90℃保温搅拌15分钟。3.抽滤除炭,用部分注射用水抽滤冲洗活性炭。4.用0.1mol/L的盐酸溶液或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料液的PH为4.5左右。5.加注射用水至全量。6.中间体检验。7.精滤至澄明度合格8.灌装,放膜,加塞,轧盖。9.115℃(0.07MPa)温度下灭菌30分钟10.贴签、包装,成品检验。实施例3制备吡拉西坦果糖注射液(规格100ml∶8g替硝唑和5g果糖)配方及配比吡拉西坦8000g果糖5000g注射用水适量全量100L制备方法1.按处方量称取吡拉西坦和果糖溶于20L预热至70℃~9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完全。2.加活性炭约6g(加量为浓配液的0.03%)。于70℃~90℃保温搅拌15分钟。3.抽滤除炭,用部分注射用水抽滤冲洗活性炭。4.加注射用水至全量。5.中间体检验。6.精滤至澄明度合格7.灌装,放膜,加塞,轧盖。8.115℃(0.07MPa)温度下灭菌30分钟9.贴签、包装,成品检验。实施例4制备甲钴胺果糖注射液(规格100ml∶0.5mg甲钴胺和5g果糖)配方及配比甲钴胺0.5g果糖 5000g注射用水 适量全量 100L制备方法1.按处方量称取甲钴胺和果糖溶于20L预热至70℃~9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完全。2.加活性炭约6g(加量为浓配液的0.03%)。于70℃~90℃保温搅拌15分钟。3.抽滤除炭,用部分注射用水抽滤冲洗活性炭。4.加注射用水至全量。5.中间体检验。6.精滤至澄明度合格7.灌装,放膜,加塞,轧盖。8.115℃(0.07MPa)温度下灭菌30分钟9.贴签、包装,成品检验。实施例5制备盐酸托烷司琼果糖注射液(规格100ml∶5mg盐酸托烷司琼和5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果糖的治疗性输液,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治疗性药物及果糖,它们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治疗药物0.01-20,果糖5-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洪湖丁汉锦李士桥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丰原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