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鉴定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引物、方法及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426971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引物、方法及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病害诊断、病原鉴定等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引物序列为:上游引物ClaF:5’-GGTAAGCGACATCGCATTCTCAC-3’;下游引物ClaR:5’-GAGGTAAATGTGGTAAATATGCAG-3’。经过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特异性地从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DNA中扩增出大小为386bp的片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引物序列特异性强,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物、方法及试剂盒能够准确、快速的鉴定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病害诊断、病原鉴定等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美澳型核果褐腐 病菌鉴定的引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褐腐病(Brown Rot)是核果类李属植物桃、李、杏、樱桃等果树及仁果类苹果、梨 属植物的重要病害。褐腐病从核果仁果植物开花期便开始发生,造成花腐、枝腐;最严重的 是造成产中产后的果实腐烂。2001年,美国南部的乔治亚州褐腐病大面积发生,给桃产业 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达430万美元,购买杀菌剂带来间接经济损失为150万美元(Phillips, 2002)。褐腐病主要是由子囊菌门(Ascomycete),盘菌纲(Discomycete),柔膜菌目 (Helotiales),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链核盘菌属(Monilinia)(阿历索保罗等, 1996)的三种病原菌一Monilinia fructicola、M. fructigena、M. laxa 及 2002 年新命名 的Monilia polystroma引起的。褐腐病菌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同(Byrde& ffilletts, 1977 ; Batra, 1991)。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即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鉴定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序列为:  ClaF:5’-GGTAAGCGACATCGCATTCTCAC-3’  ClaR:5’-GAGGTAAATGTGGTAAATATGCAG-3’。

【技术特征摘要】
用于鉴定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序列为ClaF5’-GGTAAGCGACATCGCATTCTCAC-3’ClaR5’-GAGGTAAATGTGGTAAATATGCAG-3’。2.一种鉴定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待测菌的基因组DNA;(2)以待测菌的DNA作为模版,以ClaF和ClaR引物作为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3)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用EB染色,若电泳结果出现大小为386bp的DNA条 带,则待测菌为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反应体系组成如下PCR反 应体系 25ii 1,包括 2. 5ii 1 10XPCR Buffer, 200 umol/L dNTPs,引物 ClaF 禾口 ClaR 各 0. 2umol/L,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琼国立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