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轮定位调整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中,供偏心螺栓穿过的通孔两侧的限位结构,是通过冲压成型并局部切断来制造的,在局部切断处会产生两道断缝,致使整个四轮定位调整结构的应力集中在两条断缝的末端,容易产生开裂。
2、为避免以上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断缝的两端设置圆孔,并在生产时增加一道落料工序并提高板材的厚度以避免产生开裂影响车辆安全,然而,板料被局部切断时会降低板料的刚度与强度,板材增厚也会增加总体重量。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四轮定位调整结构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四轮定位调整结构需要调整板料厚度致使总体重量增加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包括安装支架、连接组件、限位件以及衬套;安装支架围设有安装腔体,衬套设置于安装腔体内;限位件位于安装腔体外并在设置于安装支架一侧,且限位件连接于安装支架;连接组件的至少部分穿设于限位件、安装支架以及衬套,以将衬套固定于安装支架。
3、在该方案中,安装支架围设成安装腔体以供衬套安装,通过在安装支架的一侧设置限位件,并使得连接组件的至少部分穿过限位件、安装支架,使得连接组件能够被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再使连接组件穿过衬套即可将衬套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相对现有方案中一体成型的限位结构,应力会被限位件以及安装支架分摊,因此不会产生开裂影响车辆安全,由此安装支架无需增加落料工序,限位件
4、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安装支架沿第一方向贯通设置有滑孔;限位件包括主体部和内翻边部,主体部面相安装支架设置,内翻边部朝向安装支架一侧突出设置并卡入滑孔中。
5、在该方案中,安装支架上设置滑孔,内翻边部朝向安装支架的一侧突出设置,是的内翻边部能够卡入滑孔内,从而使整个限位件的相对位置准确,对连接组件进行有效限位。
6、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限位件还包括外翻边部,外翻边部朝向主体部的远离安装支架一侧突出设置并与主体部一起围成限位槽;连接组件的至少部分收容于限位槽中。
7、在该方案中,外翻边部突出设置以与主体不共同围设成限位槽,连接组件的至少部分收容于限位槽内,从而对连接组件的部分实现限位。
8、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偏心件和锁紧件;偏心件与限位件位于安装支架的同一侧,偏心件的至少部分收容于限位槽中;连接件穿设于安装支架、衬套、限位件的主体部以及偏心件,锁紧件与连接件配合,以将衬套固定于安装支架,偏心件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以在连接件转动时连接件至少部分能够在所述滑孔内移动。
9、在该方案中,偏心件与限位件位于安装支架的同一侧,以使得偏心件的部分能够收容于限位槽内,通过限位件上的外翻边部能够对偏心件产生限位效果,连接件穿设于安装支架、衬套、限位件的主体部以及偏心件以安装衬套,锁紧件与连接件配合,以避免整个连接件自安装支架上脱出。
10、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主体部开设有通孔,衬套开设有过孔,偏心件开设有安装孔;连接件穿设于通孔、滑孔、过孔以及安装孔,以与锁紧件配合。
11、在该方案中,通过使连接件穿过通孔、滑孔、过孔以及安装孔,从而实现对衬套的固定,连接件与锁紧件相互配合,以将限位件、衬套、偏心件锁合在安装支架上。
12、在本技术的可替代方案中,限位件在数量上为两个,两个限位件设置于安装支架两侧;偏心件在数量上为两个,两个偏心件的至少部分分别收容于对应一个限位件的限位槽中;连接件穿设于一个偏心件、一个限位件的主体部、安装支架、衬套、另一个限位件的主体部以及另一个偏心件,以与锁紧件配合。
13、在该方案中,两个限位件分别设置在安装支架的两侧,以分别收容限位两个偏心件;连接件穿设于一个偏心件、一个限位件的主体部、安装支架、衬套、另一个限位件的主体部以及另一个偏心件后与锁紧件配合,从而将衬套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14、在本技术可替代的方案中,限位件在数量上为两个,两个限位件在第一方向上设置于安装支架两侧,偏心件位于安装支架的靠近锁紧件一侧;连接件包括杆部和限位部,限位部和偏心件分别收容于对应一个限位件的限位槽中,杆部穿设于一个限位件的主体部、安装支架、衬套、另一个限位件的主体部以及偏心件,以与锁紧件配合。
15、在该方案中,连接件包括杆部和限位部,限位部起到与偏心件相同的效果,限位部即收容于其中一个限位件的限位槽内,限位件上的外翻边部对限位部进行限位。
16、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连接件还包括螺头部,设置于限位部的远离杆部一侧。
17、在该方案中,螺头部远离杆部设置,通过拧转螺头部即可实现连接件的转动,以对衬套进行位置调整。
18、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偏心件开设有安装孔,杆部穿过安装孔设置;安装孔偏心设置、限位部相对杆部偏心设置,以使连接件旋转时杆部能够在滑孔内移动。
19、在该方案中,偏心件上的安装孔偏心设置,以使得偏心件相对杆部偏心,当拧转螺头由于偏心件限位于限位槽内,偏心件会向连接件提供反作用力,以使得螺杆能够在滑孔内移动。
20、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滑孔与通孔的至少部分为矩形,以使得杆部能在滑孔与通孔内沿第一方向滑动;外翻边部与第一方向垂直,以在转动杆部时使杆部朝第一方向滑动。
21、在该方案中,通过使滑孔与通孔的至少部分为矩形,使得穿过滑孔与通孔的杆部能够在其内沿第一方向(即通孔与滑孔的宽度方向)滑动,当拧转螺头部时,由于偏心件受到限位件限制,限位件反作用于偏心件,从而推动杆部朝向第一方向运动。
22、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安装支架包括连接部、两个延伸部以及两个安装部;两个延伸部位于连接部两侧并分别连接于连接部,以一起形成安装腔体,两个安装部分别位于对应一个延伸部一侧并连接于对应的延伸部,安装部朝向背离安装腔体的一侧延伸;连接件穿设于安装支架的两个延伸部。
23、在该方案中,两个延伸部与连接部围设成安装腔体以安装衬套,连接件穿过两个延伸部设置,而衬套设置在两个延伸部之间,安装部用于固定整个安装支架。
2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轮调节机构以及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车辆调节机构连接于衬套。
25、在该方案中,通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能够避免应力集中,从而提高整个四轮定位调整结构的寿命,通过调整连接组件即可对车轮调节机构进行调节,从而控制轮胎的相对高度。
26、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以及车辆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安装支架围设成安装腔体以供衬套安装,通过在安装支架的一侧设置限位件,并使得连接组件的至少部分穿过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0)、连接组件(20)、限位件(30)以及衬套(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调节机构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所述车辆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衬套(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0)、连接组件(20)、限位件(30)以及衬套(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轮定位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茹,王雷,张立晓,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