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驱式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54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驱式轮毂,涉及轮毂领域,包括圆形的动力框架、内置电机、行星齿轮机构、支撑轴和输出轴,其中内置电机的壳体与输出轴固定连接,内置电机的壳体作为定子,而内置电机的中心传动轴驱动行星齿轮机构,此时内置电机的中心传动轴由转子带动,行星齿轮机构驱动动力框架转动,进而通过优化设计,将内置电机的输出扭矩进行有效增大,极大增强轮毂的控制性能;内置电机可采用市场上成熟的电机设备,无需特殊定制,容易获取且成本低,市场价值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驱式轮毂


技术介绍

1、轮毂电机技术也被称为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都整合一起到轮毂内,得以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为简化。由于轮毂电机具备单个车轮独立驱动的特性,因此无论是前驱、后驱还是四驱形式,它都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全时四驱在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辆上实现起来非常容易。同时轮毂电机可以通过左右车轮的不同转速甚至反转实现类似履带式车辆的差动转向,大大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在特殊情况下几乎可以实现原地转向,对于特种车辆很有价值。

2、目前轮毂电机采用定制的电机结构,但是这种轮毂电机由于其结构本身限制,其本身转子的转速与轮毂本身的转速相同,造成现有轮毂电机的输出扭矩有限,当输出扭矩增大时,轮毂电机的功率大幅增加,控制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驱式轮毂,本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将内置电机的输出扭矩进行有效增大,进而极大增强轮毂的控制性能。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驱式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动力框架、内置电机、行星齿轮机构、支撑轴和输出轴,所述内置电机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布设在所述动力框架内,所述支撑轴和输出轴布设在所述动力框架的两侧,且所述支撑轴和输出轴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动力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内置电机的壳体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内置电机的中心传动轴驱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驱动所述动力框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中心太阳轮、行星齿轮组、齿圈和行星齿轮架,所述内置电机通过中心传动轴驱动所述中心太阳轮自转,所述齿圈相对内置电机的壳体固定,所述行星齿轮组与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驱式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动力框架、内置电机、行星齿轮机构、支撑轴和输出轴,所述内置电机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布设在所述动力框架内,所述支撑轴和输出轴布设在所述动力框架的两侧,且所述支撑轴和输出轴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动力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内置电机的壳体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内置电机的中心传动轴驱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驱动所述动力框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中心太阳轮、行星齿轮组、齿圈和行星齿轮架,所述内置电机通过中心传动轴驱动所述中心太阳轮自转,所述齿圈相对内置电机的壳体固定,所述行星齿轮组与中心太阳轮和齿圈啮合传动,所述行星齿轮组带动行星齿轮架转动,所述行星齿轮架带动动力框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驱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太阳轮与所述内置电机的中心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圈内侧设有与行星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文邢鹏张瑞张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联创蔚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