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药用喷雾,尤其涉及鼻腔用药,具体地说是一种负压吸气、正压给药的鼻窦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1、鼻窦是鼻腔周围多个含气的骨质腔,它们隐蔽在鼻腔旁边,上颌窦位于鼻腔两旁、眼眶下面的上颌骨内,额窦在额骨内,筛窦位于鼻腔上部的两侧,由筛管内许多含气小腔组成,蝶窦在鼻腔后方的蝶骨内,均以小的开口与鼻腔相通。鼻窦可使吸入的空气湿润和温暖,减少对喉咙和肺部的刺激。当鼻窦发炎肿胀时,鼻窦开口受阻,造成引流不畅。
2、鼻窦炎、鼻息肉等鼻窦内疾病的方式通常为口服药物、注射给药、使用鼻喷雾剂或使用吸入用雾化制剂。鼻喷雾剂通过鼻孔进行喷雾给药,雾化后液滴大多大于10微米,难进入肺部,安全性较好。吸入用雾化制剂的雾化后,通过呼气产生的气流交换,使少量雾化药液进入鼻窦内。
3、口服给药的方式治疗鼻窦炎等症状时,需口服大剂量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分布至鼻窦处,通常鼻窦患处血流不畅,血液循环较差,为达到疗效,需大剂量服药,药物随全身血液进行循环,副作用相对较大。
4、注射给药至鼻窦腔内的治疗方式需要患者到专业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注射操作,注射的方式痛感较强,患者较痛苦。
5、鼻喷雾剂通过鼻孔进行喷雾给药,药物经过雾化后,仅能到达鼻腔内部,雾化后的药液无法通过狭窄的鼻窦口进入鼻窦腔内,多次喷雾给药或增大给药剂量等方式,也难以解决给药至鼻窦腔内困难的问题。
6、吸入用雾化制剂可通过呼吸,随着气流在鼻腔、鼻窦腔中的流动,进入鼻窦内,吸入用雾化制剂的雾化液滴大多小于10微米,大量的药液被吸入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负压吸气、正压给药的鼻窦给药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3、一种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鼻窦给药装置包括正负压给药机构、能够堵塞用药鼻孔的堵塞器、安装鼻喷雾制剂的鼻喷雾机构以及壳体,所述的正负压给药机构包括负压导气机构、正压导气机构、推动机构,负压导气机构采用正压导气机构驱动以吸取空气或注入空气且负压导气机构的内腔连通贯穿堵塞器的导气管,正压导气机构由推动机构控制行程且推动机构能够从鼻喷雾制剂的瓶底推动以挤压药用喷雾泵将药液从瓶内加压喷出至引流器,引流器连通贯穿堵塞器的喷嘴。
4、所述的正负压给药机构还包括回弹器,回弹器的固定端固定在鼻喷雾机构的定位平台上、回弹器的回弹推杆固定在推动机构上,推动机构能够带动回弹推杆压缩弹簧且弹簧能够通过回弹推杆带动推动机构复位。
5、所述的回弹器包括空筒、弹簧和回弹推杆,空筒的顶部固定在鼻喷雾机构的定位平台上,弹簧填充在空筒内且回弹推杆的一端顶在弹簧上、另一端伸出空筒并固定在推动机构上。
6、所述的正负压给药机构还包括鼻喷雾剂推动器,该鼻喷雾剂推动器设置在推动机构上且鼻喷雾剂推动器正对鼻喷雾制剂的瓶底设置。
7、所述的堵塞器为中空的圆台状弹性部件,堵塞器安装在壳体的一端,在堵塞器上设有贯穿设置的喷嘴和导气管,喷嘴通过引流器连通鼻喷雾制剂的瓶腔以提供药液至鼻腔内;导气管连通负压导气机构的内腔以吸取鼻腔和鼻窦内的空气或向鼻腔和鼻窦内注入空气。
8、所述的鼻喷雾机构包括定位平台、鼻喷雾制剂、盖帽和引流器,定位平台套置固定在壳体外,鼻喷雾制剂能够插入固定在盖帽上,盖帽固定安装在定位平台上,引流器一端固定在盖帽上以连通鼻喷雾制剂的内腔、另一端与固定在堵塞器上的喷嘴相连通。
9、所述的负压导气机构包括负压活塞、滑动杆、导向定位槽,负压活塞设置在壳体内设置的内壳中,该内壳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内壳封闭端对布置有导向定位槽且导向定位槽内插有固定在负压活塞底面上的滑动杆;内壳开口端对应的壳体内固定有插入内壳中的导向定位槽且该导向定位槽内插有固定在负压活塞顶面上的滑动杆,位于负压活塞上方的滑动杆和导向定位槽构成一连通导气管的密封腔。
10、所述内壳封闭端的导向定位槽为环状槽或柱状槽;所述内壳开口端的导向定位槽为环状槽。
11、所述的正压导气机构包括正压活塞、正压推杆,套置在壳体内设置的内壳上的正压活塞与壳体构成的密封腔连通负压导气机构中的负压活塞与内壳构成的开口腔;正压推杆的一端连接正压活塞、另一端穿出壳体与推动机构连接,推动机构能够驱动正压活塞往复运动。
12、所述的推动机构包括推钮、推动推杆、推动座,推钮与穿出壳体的正压推杆相连接,且推动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推钮和推动座相连,推动座为套装在壳体上的双层板结构,推动座能够随着推钮进行往复运动。
13、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14、本技术提供的鼻窦给药装置能够通过负压吸出鼻腔和鼻窦内的空气,使鼻腔和鼻窦内形成负压状态的同时将药液被雾化后形成的小液滴送至鼻腔内的鼻窦附近,然后通过恢复鼻腔内的正压环境,使得药液被雾化后形成的小液滴因负压经窦口吸入鼻窦内,使药液进入鼻窦腔内,达到局部给药和靶向给药的作用;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宜推广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鼻窦给药装置包括正负压给药机构(1)、能够堵塞用药鼻孔的堵塞器(2)、安装鼻喷雾制剂(31)的鼻喷雾机构(3)以及壳体(4),所述的正负压给药机构(1)包括负压导气机构(11)、正压导气机构(12)、推动机构(13),负压导气机构(11)采用正压导气机构(12)驱动以吸取空气或注入空气且负压导气机构(11)的内腔连通贯穿堵塞器(2)的导气管(21),正压导气机构(12)由推动机构(13)控制行程且推动机构(13)能够从鼻喷雾制剂(31)的瓶底推动以挤压药用喷雾泵将药液从瓶内加压喷出至引流器(33),引流器(33)连通贯穿堵塞器(2)的喷嘴(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压给药机构(1)还包括回弹器(14),回弹器(14)的固定端固定在鼻喷雾机构(3)的定位平台上、回弹器(14)的回弹推杆(143)固定在推动机构(13)上,推动机构(13)能够带动回弹推杆(143)压缩弹簧(142)且弹簧(142)能够通过回弹推杆(143)带动推动机构(13)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窦给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压给药机构(1)还包括鼻喷雾剂推动器(15),该鼻喷雾剂推动器(15)设置在推动机构(13)上且鼻喷雾剂推动器(15)正对鼻喷雾制剂(31)的瓶底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塞器(2)为中空的圆台状弹性部件,堵塞器(2)安装在壳体(4)的一端,在堵塞器(2)上设有贯穿设置的喷嘴(22)和导气管(21),喷嘴(22)通过引流器(33)连通鼻喷雾制剂(31)的瓶腔以提供药液至鼻腔内;导气管(21)连通负压导气机构(11)的内腔以吸取鼻腔和鼻窦内的空气或向鼻腔和鼻窦内注入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喷雾机构(3)包括定位平台、鼻喷雾制剂(31)、盖帽(32)和引流器(33),定位平台套置固定在壳体(4)外,鼻喷雾制剂(31)能够插入固定在盖帽(32)上,盖帽(32)固定安装在定位平台上,引流器(33)一端固定在盖帽(32)上以连通鼻喷雾制剂(31)的内腔、另一端与固定在堵塞器(2)上的喷嘴(2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导气机构(11)包括负压活塞(111)、滑动杆(112)、导向定位槽(113),负压活塞(111)设置在壳体(4)内设置的内壳中,该内壳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内壳封闭端对布置有导向定位槽(113)且导向定位槽(113)内插有固定在负压活塞(111)底面上的滑动杆(112);内壳开口端对应的壳体(4)内固定有插入内壳中的导向定位槽(113)且该导向定位槽(113)内插有固定在负压活塞(111)顶面上的滑动杆(112),位于负压活塞(111)上方的滑动杆(112)和导向定位槽(113)构成一连通导气管(21)的密封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封闭端的导向定位槽(113)为环状槽或柱状槽;所述内壳开口端的导向定位槽(113)为环状槽。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压导气机构(12)包括正压活塞(121)、正压推杆(122),套置在壳体(4)内设置的内壳上的正压活塞(121)与壳体(4)构成的密封腔连通负压导气机构(11)中的负压活塞(111)与内壳构成的开口腔;正压推杆(122)的一端连接正压活塞(121)、另一端穿出壳体(4)与推动机构(13)连接,推动机构(13)能够驱动正压活塞(121)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机构(13)包括推钮(131)、推动推杆(132)、推动座(133),推钮(131)与穿出壳体(4)的正压推杆(122)相连接,且推动推杆(132)的两端分别与推钮(131)和推动座(133)相连,推动座(133)为套装在壳体(4)上的双层板结构,推动座(133)能够随着推钮(131)进行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鼻窦给药装置包括正负压给药机构(1)、能够堵塞用药鼻孔的堵塞器(2)、安装鼻喷雾制剂(31)的鼻喷雾机构(3)以及壳体(4),所述的正负压给药机构(1)包括负压导气机构(11)、正压导气机构(12)、推动机构(13),负压导气机构(11)采用正压导气机构(12)驱动以吸取空气或注入空气且负压导气机构(11)的内腔连通贯穿堵塞器(2)的导气管(21),正压导气机构(12)由推动机构(13)控制行程且推动机构(13)能够从鼻喷雾制剂(31)的瓶底推动以挤压药用喷雾泵将药液从瓶内加压喷出至引流器(33),引流器(33)连通贯穿堵塞器(2)的喷嘴(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压给药机构(1)还包括回弹器(14),回弹器(14)的固定端固定在鼻喷雾机构(3)的定位平台上、回弹器(14)的回弹推杆(143)固定在推动机构(13)上,推动机构(13)能够带动回弹推杆(143)压缩弹簧(142)且弹簧(142)能够通过回弹推杆(143)带动推动机构(13)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弹器(14)包括空筒(141)、弹簧(142)和回弹推杆(143),空筒(141)的顶部固定在鼻喷雾机构(3)的定位平台上,弹簧(142)填充在空筒(141)内且回弹推杆(143)的一端顶在弹簧(142)上、另一端伸出空筒(141)并固定在推动机构(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压给药机构(1)还包括鼻喷雾剂推动器(15),该鼻喷雾剂推动器(15)设置在推动机构(13)上且鼻喷雾剂推动器(15)正对鼻喷雾制剂(31)的瓶底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塞器(2)为中空的圆台状弹性部件,堵塞器(2)安装在壳体(4)的一端,在堵塞器(2)上设有贯穿设置的喷嘴(22)和导气管(21),喷嘴(22)通过引流器(33)连通鼻喷雾制剂(31)的瓶腔以提供药液至鼻腔内;导气管(21)连通负压导气机构(11)的内腔以吸取鼻腔和鼻窦内的空气或向鼻腔和鼻窦内注入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丽,孙云铎,林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樟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