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627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每1g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包含:20~80mg局部麻醉药,10~100mg脂溶性乳化剂,0~100mg水溶性乳化剂,20~100mg油性基质,10~130mg保湿剂,15~100mg高分子聚合物,0~1mg抑菌剂,0~1mg金属离子螯合剂,0~1mg抗氧剂,pH调节剂调节pH至6~7.4,余量为水;局部麻醉药物选自利多卡因或其盐、普鲁卡因或盐、丙胺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苯佐卡因、罗哌卡因、依替卡因、达克罗宁中的两种的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的脂溶性好,皮肤透过能力强,可低剂量发挥麻醉作用;对皮肤具有包封作用,使皮肤水化效果好,进一步促进药物透皮起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局部麻醉药通常用于手术、注射等临床治疗的前处理,能局部可逆性的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递,可逆的导致局部组织痛觉消失,作用效果局限于给药部位。局麻药可以阻滞神经细胞膜上的钠通道,从而对兴奋在神经细胞上的传导起到阻碍作用。通过阻断神经细胞上的电压门控钠通道,从而使神经细胞的电压门控钠通道开放度降低,使钠通道不应期延长。

2、局部麻醉药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化学结构上由芳香族环、具有-coo-基团的酯链以及胺基组成的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苯佐卡因、丁卡因等;第二类是由芳香族环、具有-conh-基团的酰胺链以及胺基组成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第三类为氨基醚类及氨基酮类局部麻醉药,如达克罗宁等。局麻药既有亲脂性,又有亲水性。亲脂性决定其是否能够透过细胞膜,发挥神经阻滞之效果;亲水性决定其在整个人体中的转运。

3、皮肤主要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汗管进行吸收。角质层为主要吸收部位,吸收能力与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及其通透性有关。角质层的吸收能力也与其水合程度相关。皮肤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越高,皮肤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局部用药后用塑料薄膜封包,阻止了局部汗液和水分的蒸发,角质层水合程度提高,吸收系数会增高100倍,临床上常用此法提高局部用药的疗效。皮肤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对脂溶性或油脂类物质吸收良好,水溶性物质不易被吸收。物质浓度、剂型等不同,都会对物质吸收有明显影响。粉剂和水溶液中的药物很难吸收,乳剂可被少量吸收,软膏可促进吸收,有机溶媒可显著提高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吸收。

4、细胞膜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分子形态的物质更易透过该结构。局麻药先以分子形态透过细胞膜,进入到神经细胞,在神经细胞之内解离成离子态,随后以离子态在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内侧结合并阻滞钠离子通道,从而起到阻断钠离子通道的效果,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因此,局麻药的解离程度越低,越倾向于以分子形式存在,透过细胞膜的能力越强,越容易进入神经细胞的内部,从而起到局部麻醉的作用。

5、酯类局麻药可以直接通过血浆中的假性胆碱酯酶被水解,水解产物可以通过肾脏排出,所以其代谢效率相对较高,有效时间短效,有较强的抗光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可持续给药而无快速耐药性。如丁卡因属对粘膜的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

6、酰胺类局麻药主要通过肝脏中的若干酶进行代谢,其代谢过程相对复杂,代谢效率相对较低,为长效局麻药。如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在区域镇痛中运用最为广泛,尤其是罗哌卡因,具有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特点,使其成为区域镇痛的首选药。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及安全范围较大等特点,同时无扩张血管作用及对组织几乎没有刺激性。可用于多种形式的局部麻醉,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7、emla@乳膏等类似的局部麻醉药物的处方较简单,仅包含油性药物、乳化剂、高分子材料和ph调节剂,临床上药物难以快速穿透角质层和表皮层,起效时间慢。在手术、注射等临床治疗操作前,使用局部麻醉乳膏用时较长,步骤较繁琐,因其透过皮肤的效果较差,需增大给药面积、延长给药时间以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在涂抹药物后,需用塑料膜或背衬包封至少30分钟,才可以起到局部麻醉的效果,影响使用者的顺应性。该乳膏的ph为9.2,而皮肤表面为ph5.8,乳膏的ph远大于皮肤所在的环境,对皮肤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并且在该刺激条件下需将药物和皮肤接触30分钟,增加了刺激的程度。局麻药具有一定的毒性,一味的增大给药剂量和涂抹面积具有安全性风险。已有的乳膏处方对皮肤的包封和角质层水化的效果欠佳,需与其他包封器械或组件搭配使用,不易操作。

8、cn101816642a公开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制备过程将油包水的油相混合物快速加入溶胀水相物中,形成乳膏后成乳膏,用均质器均质使乳膏稳定;,其他类似的技术均该种加入方式。该工艺会导致油滴聚集,降低药物的比表面积,降低药物释放能力,同时为使含药油相与水相凝胶乳化,需高速剪切较长时间,易造成微观结构上的破乳,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时,会有部分膏体成流淌状。长时间高速剪切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凝胶,会导致凝胶结构破环,使制剂黏度下降,制剂结构不稳定。在较稠的凝胶中剪切油相,阻力较大,不利于含药的油滴分散成细小而均匀的液滴,均匀分布在药物制剂中。含药的油相稠度较大,转移困难,现有工艺技术均未改善该工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局麻乳膏起效慢、需要长时间包封给药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局部麻醉给药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通过微乳工艺增大油性药物的比表面积,同时以合适的比例混有与皮肤相容的脂类物质,该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的脂溶性好,皮肤透过能力强,可低剂量发挥麻醉作用。同时,对皮肤具有包封作用,使皮肤水化效果好,进一步促进药物透皮起效。该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的ph环境使活性成分更接近分子形态,分子形态的药物更易透过皮肤磷脂双分子层,促进药物透过皮肤。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以下方式实现:

3、一种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每1g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包含:20~80mg局部麻醉药,10~100mg脂溶性乳化剂,0~100mg水溶性乳化剂,20~100mg油性基质,10~130mg保湿剂,15~100mg高分子聚合物,0~1mg抑菌剂,0~1mg金属离子螯合剂,0~1mg抗氧剂,ph调节剂调节ph至6~7.4,余量为水。

4、优选的,每1g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包含:20~50mg局部麻醉药,20~100mg脂溶性乳化剂,0~100mg水溶性乳化剂,30~50mg油性基质,10~130mg保湿剂,15~25mg高分子聚合物,0~1mg抑菌剂,0~1mg金属离子螯合剂,0~1mg抗氧剂,ph调节剂调节ph至6.5~7.4,余量为水。

5、更优选的,每1g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包含:30mg局部麻醉药,40mg脂溶性乳化剂,40mg油性基质,20mg保湿剂,20mg高分子聚合物,ph调节剂调节ph至6.5~7.4,余量为水,不添加抑菌剂、抗氧剂和螯合剂。

6、所述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利多卡因或其盐、普鲁卡因或盐、丙胺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或其异构物、苯佐卡因、罗哌卡因、依替卡因、达克罗宁中的两种的组合,优选为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质量比1:1的组合、利多卡因和丁卡因质量比1:1的组合、布比卡因和丁卡因质量比1:1的组合、苯咗卡因和罗哌因质量比1:1的组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因质量比1:1的组合,更优选为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质量比1:1的组合。

7、所述的脂溶性乳化剂包括但不限于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氢化大豆磷脂(即氢化大豆卵磷脂)、羊毛脂、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山梨坦倍半油酸酯(即司盘83)、氢化棕榈油甘油酯、鲸蜡醇、硬脂醇、鲸蜡硬脂醇、蓖麻油、氢化蓖麻油、山大豆磷脂、棕榈酸、棕榈酸酯、硬脂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和氢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1g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包含:20~80mg局部麻醉药,10~100mg脂溶性乳化剂,0~100mg水溶性乳化剂,20~100mg油性基质,10~130mg保湿剂,15~100mg高分子聚合物,0~1mg抑菌剂,0~1mg金属离子螯合剂,0~1mg抗氧剂,pH调节剂调节pH至6~7.4,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1g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包含:20~50mg局部麻醉药,20~100mg脂溶性乳化剂,0~100mg水溶性乳化剂,30~50mg油性基质,10~130mg保湿剂,15~25mg高分子聚合物,0~1mg抑菌剂,0~1mg金属离子螯合剂,0~1mg抗氧剂,pH调节剂调节pH至6.5~7.4,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1g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包含:30mg局部麻醉药,40mg脂溶性乳化剂,40mg油性基质,20mg保湿剂,20mg高分子聚合物,pH调节剂调节pH至6.5~7.4,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质量比1:1的组合、利多卡因和丁卡因质量比1:1的组合、布比卡因和丁卡因质量比1:1的组合、苯咗卡因和罗哌因质量比1:1的组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因质量比1:1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溶性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氢化大豆磷脂、羊毛脂、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山梨坦倍半油酸酯、氢化棕榈油甘油酯、鲸蜡醇、硬脂醇、鲸蜡硬脂醇、蓖麻油、氢化蓖麻油、山大豆磷脂、棕榈酸、棕榈酸酯、硬脂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和氢化大豆磷脂质量比为1:1的组合、羊毛脂、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山梨坦倍半油酸酯、氢化棕榈油甘油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性基质选自凡士林、硬脂、液状石蜡、蜂蜡、白蜂蜡、石蜡、油酸、中链甘油三酯、植物油、肉豆蔻酸酯、氢化聚异丁烯、角鲨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肉豆蔻酸酯、凡士林、中链甘油三酯、氢化聚异丁烯、液状石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湿剂选自甘油、透明质酸、尿素、聚乙二醇、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甘油、丙二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菌剂选自苯扎氯铵、山梨酸、山梨酸钾、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甲酯钠、羟苯丙酯钠、苯甲醇、苯乙醇、咪唑烷基脲、双咪唑烷基脲,优选为苯乙醇、山梨酸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的制剂形式选自乳胶剂、软膏剂、乳膏剂、乳剂、凝胶剂、溶液剂。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1g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包含:20~80mg局部麻醉药,10~100mg脂溶性乳化剂,0~100mg水溶性乳化剂,20~100mg油性基质,10~130mg保湿剂,15~100mg高分子聚合物,0~1mg抑菌剂,0~1mg金属离子螯合剂,0~1mg抗氧剂,ph调节剂调节ph至6~7.4,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1g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包含:20~50mg局部麻醉药,20~100mg脂溶性乳化剂,0~100mg水溶性乳化剂,30~50mg油性基质,10~130mg保湿剂,15~25mg高分子聚合物,0~1mg抑菌剂,0~1mg金属离子螯合剂,0~1mg抗氧剂,ph调节剂调节ph至6.5~7.4,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1g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包含:30mg局部麻醉药,40mg脂溶性乳化剂,40mg油性基质,20mg保湿剂,20mg高分子聚合物,ph调节剂调节ph至6.5~7.4,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质量比1:1的组合、利多卡因和丁卡因质量比1:1的组合、布比卡因和丁卡因质量比1:1的组合、苯咗卡因和罗哌因质量比1:1的组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因质量比1:1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麻醉制剂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丽孙云铎林娟孙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樟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