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架,特别涉及主动悬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悬架是车辆的车轮与车身之间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并缓冲路面传递至车身的冲击力,减少振动,以使得车辆能够平顺地行驶。
2、相关技术中,主动悬架主要包括空气悬架和主动液压悬架,空气悬架通过空气弹簧的充放气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和刚度调节,但气体充放气速度较慢,限制了空气悬架的响应速度,遇到明显凹凸不平的地面突发情况时,空气悬架的调节速度略显不足,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称身调整至平顺位置。主动液压悬架通过控制油缸内的油液量,以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和阻尼调节,但在调节车身高度时,难以实现对阻尼的同步调节,且无法调节悬架的刚度,舒适性不如空气悬架。即主流的空气悬架和主动液压悬架均无法同时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和底盘刚度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主动悬架系统,有利于同时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和底盘刚度调节。
...【技术保护点】
1.主动悬架系统,应用于具有车轮和车身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悬架系统还包括减振器,所述空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活塞主体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减振器连接,所述减振器与所述车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所述空气弹簧和所述减振器同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筒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空气弹簧、所述活塞主体和所述缸体,以用于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穿设于所述筒体内,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主动悬架系统,应用于具有车轮和车身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悬架系统还包括减振器,所述空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活塞主体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减振器连接,所述减振器与所述车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所述空气弹簧和所述减振器同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筒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空气弹簧、所述活塞主体和所述缸体,以用于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穿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筒体的内壁面共同限定减振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空气弹簧的上端盖为一体成型制件;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悬架系统还包括转向节、第一控制臂和第二控制臂,所述转向节的上部和所述空气弹簧均与所述第一控制臂连接,所述转向节的下部和所述减振器均与所述第二控制臂连接,所述转向节用于与所述车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巍,贾彦光,王晓强,陈磊,贾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