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778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9
一种矿压防治巷道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顶板、橡胶支座、铰链座、侧承压板、底板支护基础、液压支撑杆、铰链、液压油管线、底板、液压控制装置及横撑,顶板内设置有限位块,并与横撑连接,横撑与液压支撑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一端通过凹槽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座与侧承压板连接,承压板一端通过橡胶支座与顶板连接,另一端立在底板支护基础内,液压千斤顶控制装置设置在侧承压板一侧,两侧底板支护基础间通过底板连接形成统一整体,在进行支护时,可依据实际需要推动顶板沿限位块提升,直至紧贴巷道顶板,实现巷道支护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承载能力大,且具有较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开采,特别涉及煤矿巷道矿压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巷道金属支架是解决巷道支护工程安全稳定问题的一种重要支护手段,在煤矿井下巷道支护、山体隧道支护、地下空间工程支护等领域广泛使用,并发挥重要工程稳定支护安全作用。但随着地下资源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加之复杂地质环境的影响,巷道矿压显现程度越来越剧烈,特别是高应力或软岩条件下,巷道显现大范围冒顶、持续底鼓、偏帮等矿压失稳安全隐患愈专利技术显,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支护措施,但是矿山压力安全隐患巨大。

2、目前,传统的锚杆锁支护、单体柱支护、金属支架支护等主被动支护方式主要是依靠支护结构的自身强度来实现支护承载,如锚杆锁主动支护构件是依靠自身金属材料的拉拔强度来实现承载作用;而单体柱支护、金属支架支护等被动支护构件是依靠自身金属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强度来实现矿压承载作用,但金属材料的抗压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单体柱、金属支架支护等被动支护构件的承载能力有限,并且大多数被动支护构件存在力矩不稳定缺陷,遇到高应力巷道情况时支护构件的承载稳定效果较差。正是由于主动、被动的支护存在明显承载强度有限和能力不足的缺陷,加之现场盲目使用并采取高密度的经验支护方法而造成了高昂的支护成本,传统的主被动支护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合高地应力、高采动应力条件的巷道支护围岩控制。

3、基于上述原因,在分析现有支护技术手段及支护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如何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承载能力大、可组合拆解重复利用的被动转主动承载矿压的巷道全断面组合支架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巷道矿压防治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橡胶支座的设置可有效承载巷道矿压显现时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液压千斤顶的利用,可以在顶板进行支护时起到很好的缓冲减震效果,巷道底部设置的人造底板在矿压显现过程中可起到较好的防治底板起鼓的支护作用,保证巷道支护安全,从而实现矿压防治巷道支护功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包括顶板、橡胶支座、铰链座、侧承压板、底板支护基础、液压支撑杆、铰链、液压油管线、底板及横撑;

4、所述顶板采用hrb300型钢制作,弧形内侧设置有限位块,在顶板提升至一定高度后,通过限位块定位顶板;

5、所述顶板提升采用内侧限位块滑动和液压支撑杆沿横撑滑动两种提升方式;

6、所述底板支护基础采用c50混凝土浇筑而成,可依据实际需要与底板同步浇筑,形成人造底板;

7、所述液压控制装置设置在侧承压板一侧,在硐室布置满足要求时,可放置于硐室内,以减少对于巷道两帮围岩的损伤;

8、上述一种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一:巷道掘进完成后,浇筑底板支护基础,并安装人造底板,将侧承压板上预留管线预留孔,并安装铰链座,立于底板支护基础上,将液压控制装置放置在侧承压板一侧,并通过管线预留孔,布置液压油管线;

10、步骤二:在侧承压板上安装橡胶支座,在橡胶支座上方安装顶板;

11、步骤三:在顶板内侧安装横撑、液压支撑杆并进行液压油管线布置,至此,本结构安装完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侧承压板上设置的橡胶支座,可以在矿压显现时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同时液压千斤顶的使用,在矿压显现时可通过软着陆的方式进行缓冲减震,矿压防治效果明显;

14、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巷道底部设置人造底板在矿压显现过程中可有效防治底板起鼓情况的出现,可有效保障巷道支护效果及安全生产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橡胶支座(2)、铰链座(3)、侧承压板(4)、底板支护基础(5)、液压支撑杆(6)、铰链(7)、液压油管线(8)、底板(9)、管线预留孔(10)、液压控制装置(11)、油管管道(12)、横撑(13)、限位块(14),所述顶板(1)内设置有限位块(14),并与横撑(13)连接,横撑(13)与液压支撑杆(6)之间通过铰链(7)连接,一端通过凹槽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座(3)与侧承压板(4)连接,侧承压板(4)一端通过橡胶支座(2)与顶板(1)连接,另一端立在底板支护基础(5)内,液压千斤顶控制装置(11)设置在侧承压板(4)一侧,两侧底板支护基础(5)间通过底板(9)连接形成统一整体,在进行支护时,可依据实际需要推动顶板(1)沿限位块(14)提升,直至紧贴巷道顶板(1),实现巷道支护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采用HRB300型钢制作,弧形内侧设置有限位块(14),在顶板(1)提升至一定高度后,通过限位块(14)定位顶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提升采用内侧限位块(14)滑动和液压支撑杆(6)沿横撑(13)滑动两种提升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支护基础采用C50混凝土浇筑而成,可依据实际需要与底板(9)同步浇筑,形成人造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设置(11)在侧承压板(4)一侧,在硐室布置满足要求时,可放置于硐室内,以减少对于巷道两帮围岩的损伤。

6.一种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压防治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橡胶支座(2)、铰链座(3)、侧承压板(4)、底板支护基础(5)、液压支撑杆(6)、铰链(7)、液压油管线(8)、底板(9)、管线预留孔(10)、液压控制装置(11)、油管管道(12)、横撑(13)、限位块(14),所述顶板(1)内设置有限位块(14),并与横撑(13)连接,横撑(13)与液压支撑杆(6)之间通过铰链(7)连接,一端通过凹槽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座(3)与侧承压板(4)连接,侧承压板(4)一端通过橡胶支座(2)与顶板(1)连接,另一端立在底板支护基础(5)内,液压千斤顶控制装置(11)设置在侧承压板(4)一侧,两侧底板支护基础(5)间通过底板(9)连接形成统一整体,在进行支护时,可依据实际需要推动顶板(1)沿限位块(14)提升,直至紧贴巷道顶板(1),实现巷道支护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臣李金平马子康杨东杨逾狄军贞刘家顺李军张建俊
申请(专利权)人: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