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57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7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沉淀池,包括沉淀池和固定在沉淀池内腔的过滤框架,所述沉淀池的右下方固定有抽水口与沉淀池内腔连通的抽送泵,所述过滤框架的一侧连通有延伸至沉淀池外侧的排渣通道,所述沉淀池的内腔设置有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对过滤框架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该混凝土沉淀池,使用的时候通过电动葫芦将拉绳放开,在重力的作用下导向轮在导向槽内向下滚动带动刮板对过滤框架的表面进行擦拭,将杂质推挤到过滤框架右侧的最低位置进行排放,然后拉绳带动配重块移动回过滤框架的最左侧进行复位,重复进行使用,结构简单,耗能低,只需克服重力做功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具体为混凝土沉淀池


技术介绍

1、现在的混凝土运载设备在清洗时会产生大量含有混凝土的污水,需要对其进行沉淀净化,从而使污水可以再次利用,现有的混凝土沉淀池需要将沉淀完成后的污水从沉淀池内取出时通常需要用到水泵,而水泵在使用时会使沉淀池内部的水再次变得浑浊,导致抽出的水洁净度不够。

2、根据专利号为cn218944557u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沉淀池,在使用的时候启动第一电机11的电源,通过第一电机11带动螺纹杆8转动,使与螺纹杆8螺纹连接的刮板10下降至底侧与l形滤网3的表面贴合,再之后启动第二电机18的电源,使转轴14带动齿轮15进行转动,在与齿轮15相啮合的齿条17的作用下,使移动板6开始移动,从而将沉淀池2内部的杂物由排污口13排出,结构过于复杂,并且耗能高,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混凝土沉淀池,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混凝土沉淀池,包括沉淀池和固定在沉淀池内腔的过滤框架,所述沉淀池的右下方固定有抽水口与沉淀池内腔连通的抽送泵,所述过滤框架的一侧连通有延伸至沉淀池外侧的排渣通道,所述沉淀池的内腔设置有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对过滤框架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所述过滤框架的底部开设有从左到右逐渐降低的斜面;

3、清理组件包括设置在过滤框架上方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配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过滤框架内腔抵接的刮板,所述过滤框架的两侧开设有与导向轮适配的导向槽,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电动葫芦将拉绳放开,在重力的作用下导向轮在导向槽内向下滚动带动刮板对过滤框架的表面进行擦拭,将杂质推挤到过滤框架右侧的最低位置进行堆积,通过排渣通道进行排放,然后电动葫芦带动拉绳收回,带动配重块移动回过滤框架的最左侧进行复位,重复进行使用。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沉淀池上方的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的底部传动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配重块的中部固定连接,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电动葫芦将拉绳放开,在重力的作用下导向轮在导向槽内向下滚动带动刮板对过滤框架的表面进行擦拭,将杂质推挤到过滤框架右侧的最低位置进行堆积,通过排渣通道进行排放,然后电动葫芦带动拉绳收回,带动配重块移动回过滤框架的最左侧进行复位,重复进行使用。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池的内腔转动连接有与拉绳传动连接的定滑轮,通过定滑轮进行变向。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过滤框架的表面接触的辅助轮,使得配重块在过滤框架上方可以更顺畅的进行滑动。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渣通道与过滤框架连通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排渣通道与沉淀池连通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抽送泵的出水口连通有辅助管道,所述辅助管道的一端贯穿沉淀池并延伸至第一阀门的左侧,在使用的时候打开第一阀门,通过刮板将杂质刮到最右侧,然后通过打开辅助管道进行加压,将杂质都输送到排渣通道内,然后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将脏污排出,可以在降低水比例的情况下更有效的将杂质排出。

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本技术,使用的时候通过电动葫芦将拉绳放开,在重力的作用下导向轮在导向槽内向下滚动带动刮板对过滤框架的表面进行擦拭,将杂质推挤到过滤框架右侧的最低位置进行排放,然后拉绳带动配重块移动回过滤框架的最左侧进行复位,重复进行使用,结构简单,耗能低,只需克服重力做功即可。

10、2、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打开第一阀门,通过刮板将杂质刮到最右侧,然后通过打开辅助管道进行加压,将杂质都输送到排渣通道内,然后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将脏污排出,可以在降低水比例的情况下更有效的将杂质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和固定在沉淀池(1)内腔的过滤框架(2),所述沉淀池(1)的右下方固定有抽水口与沉淀池(1)内腔连通的抽送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架(2)的一侧连通有延伸至沉淀池(1)外侧的排渣通道(5),所述沉淀池(1)的内腔设置有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对过滤框架(2)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所述过滤框架(2)的底部开设有从左到右逐渐降低的斜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沉淀池,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沉淀池(1)上方的电动葫芦(15),所述电动葫芦(15)的底部传动连接有拉绳(13),所述拉绳(13)的一端与配重块(8)的中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与拉绳(13)传动连接的定滑轮(12),通过定滑轮(12)进行变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8)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过滤框架(2)的表面接触的辅助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通道(5)与过滤框架(2)连通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阀门(6),所述排渣通道(5)与沉淀池(1)连通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阀门(7),所述抽送泵(4)的出水口连通有辅助管道(16),所述辅助管道(16)的一端贯穿沉淀池(1)并延伸至第一阀门(6)的左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和固定在沉淀池(1)内腔的过滤框架(2),所述沉淀池(1)的右下方固定有抽水口与沉淀池(1)内腔连通的抽送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架(2)的一侧连通有延伸至沉淀池(1)外侧的排渣通道(5),所述沉淀池(1)的内腔设置有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对过滤框架(2)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所述过滤框架(2)的底部开设有从左到右逐渐降低的斜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沉淀池,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沉淀池(1)上方的电动葫芦(15),所述电动葫芦(15)的底部传动连接有拉绳(13),所述拉绳(13)的一端与配重块(8)的中部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校成周毅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楼诚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