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套,尤其是指一种自润滑导套。
技术介绍
1、导套与导柱是用于模具中与组件组合使用确保模具以精准的定位进行活动引导模具行程的导向元件,一般是带肩圆柱形,在模具开合时,导柱充当引导的作用,通过导柱可控制模具开合的行程,此外通过导致可对模具开合进行位置限定,避免模具合模时出现偏移的现象。
2、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828346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适用于模具的自润滑导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套筒;进油嘴,所述进油嘴固定安装于套筒的顶端一侧外部,所述套筒靠近进油嘴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导流腔。设置滚珠的目的是当导柱与套筒之间滑动导向时,滚珠会将导流腔与分流槽中的润滑油滚动涂抹在导柱和内套的外壁上进行润滑,通过润滑油可以实时对导柱进行润滑,这样只需定期从进油嘴的位置补充润滑油即可,无需在添加润滑油时将整个装置拆卸,这样提高维护的效率,且维护方式简单,易操作。
3、该专利虽然具备定期从进油嘴的位置补充润滑油即可的效果,但其并不具备对导套表面进行清洁的功能,当存在油脂附着于导套的表面,由于油脂具备黏稠性质,当油脂受温度下降影响而形成凝结状态时,可能会导致油脂对导套进油的位置造成堵塞的现象发生,在进行使用时,还需要对其结构再进行加工改进,增加了工序和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自润滑导套,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防止油脂受温度下降影响,而导致油脂对导套进油的位置造成堵塞现象发生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2、一种自润滑导套,包括套体和底座,所述套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辅助润滑油进入套体内部的进油孔,套体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依次贯穿套体和底座的表面,连接口与套体之间为同轴设置,套体的表面设有用于辅助套体外侧面进行清洁的清洁组件;
3、清洁组件包括活动环和清洁棉,活动环的内表面安装有滑轨,套体的表面开设有与滑轨配对安装的滑槽,滑轨与滑槽为间隙配合,清洁棉安装于活动环的内表面。
4、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呈凸状,滑槽呈内凹形状,活动环的外侧面设有吊耳,吊耳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贯穿吊耳两端的表面,活动环与套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连接槽可用于连接外部吊绳,通过拉低外部吊绳可使吊耳带动活动环沿着套体的表面进行滑动,起到减少手部对活动环的接触;
5、当活动环滑动至套体的上方时,通过停止对活动环施加作用力,而后活动环受到重力的影响,自然滑落至底座的表面,且与底座的表面贴合,活动环滑动时通过清洁棉对套体的表面进行清洁,完成对套体的外侧面进行清洁的作用,防止润滑油形成油脂对进油孔进行堵塞的现象发生。
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用于辅助套体进行安装的连接孔,连接孔贯穿底座两端的表面,连接孔环形阵列于底座的一端,相邻的两个的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为等距设置,连接孔由于连接外部螺丝,通过连接外部螺丝贯穿连接孔使底座安装于指定的位置,起到防止底座脱落的现象。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用于辅助底座进行缓冲的软垫,软垫环形阵列于底座的一端,相邻的两个的软垫之间的距离为等距设置,软垫的最高点高于底座的表面,当述底座的表面受到压力的影响时,通过软垫起到对部分作用力进行缓冲的作用,达到减少作用力对底座表面的影响,降低底座表面或局部出现变形的概率。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外侧面开设有用于与外部连接点进行卡紧的卡槽,卡槽呈内凹形状,卡槽与底座的弧度一致,当套体移动至指定位置时,通过卡槽起到位置限定的作用,通过卡槽起到卡紧外部的卡块或限位块,使套体停止移动,起到限定位置的作用,达到限位的效果。
9、进一步的,所述套体与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套体与底座之间为同轴设置,采用套体与底座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套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加固,减少套体与底座之间出现同轴度的误差,从而导致模具开模合模时出现误差的现象,此外,采用套体与底座为一体成型的方式,减少分批制造的环节,减少制造费用的支出。
10、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孔与连接口的内部贯通,当润滑油通过进油孔进入连接口的内部时,由于进油孔与连接口的内部贯通,使润滑油从进油孔滑入连接口的内壁,从而使润滑油对套体进行润滑,实现自润滑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通过使活动环沿着套体的表面进行滑动的方式,使活动环内部的清洁棉对套体的表面进行清洁;
12、当活动环滑动至套体的上方时,通过停止对活动环施加作用力,而后活动环受到重力的影响,自然滑落至底座的表面,且与底座的表面贴合,活动环滑动时通过清洁棉对套体的表面进行清洁,完成对套体的外侧面进行清洁的作用,防止润滑油形成油脂对进油孔进行堵塞的现象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导套,包括套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辅助润滑油进入套体内部的进油孔,套体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依次贯穿套体和底座的表面,连接口与套体之间为同轴设置,套体的表面设有用于辅助套体外侧面进行清洁的清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呈凸状,滑槽呈内凹形状,活动环的外侧面设有吊耳,吊耳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贯穿吊耳两端的表面,活动环与套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用于辅助套体进行安装的连接孔,连接孔贯穿底座两端的表面,连接孔环形阵列于底座的一端,相邻的两个的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为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润滑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用于辅助底座进行缓冲的软垫,连软垫环形阵列于底座的一端,相邻的两个的软垫之间的距离为等距设置,软垫的最高点高于底座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润滑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侧面开设有用于与外部连接点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润滑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与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套体与底座之间为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润滑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与连接口的内部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导套,包括套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辅助润滑油进入套体内部的进油孔,套体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依次贯穿套体和底座的表面,连接口与套体之间为同轴设置,套体的表面设有用于辅助套体外侧面进行清洁的清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呈凸状,滑槽呈内凹形状,活动环的外侧面设有吊耳,吊耳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贯穿吊耳两端的表面,活动环与套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用于辅助套体进行安装的连接孔,连接孔贯穿底座两端的表面,连接孔环形阵列于底座的一端,相邻的两个的连接孔之间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业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