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应用燃料电池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具有去离子器,去离子器用于对热管理流路内的介质(例如冷却液)进行化学吸附过滤,以保证热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高压绝缘安全性。然而,应用燃料电池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由于接入去离子器,会增大冷却流路的流阻,并且,在低温条件下,热管理流路流路内的介质(冷却液)粘度大、包裹性强,此外,低温条件下离子的扩散能力较差,这些问题导致去离子器内部颗粒无法与流入的介质(例如冷却液)进行充分接触,严重影响去离子器的工作性能,从而影响热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该车辆的热管理系统通过设置增压加热器,有利于提高去离子器的工作性能,有利于提高热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3、本专利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增压件,所述驱动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增压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增压件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增压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部构造为增压板,所述增压板与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且不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部构造为螺旋结构,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增压件,所述驱动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增压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增压件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增压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部构造为增压板,所述增压板与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且不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部构造为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绕设于所述连接部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壳壁,所述壳壁的内表面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壳壁具有内腔,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通流路和第一多通阀,所述第一多通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驱动泵、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增压加热器、所述去离子器、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热管理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流路具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被构造为从所述第三接口至所述去离子器方向单项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所述第一多通阀还具有第四接口,所述去离子器和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加热器连接在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一管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和第二多通阀,所述第二多通阀具有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萱,马秋玉,丁天威,盛夏,赵洪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