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水,尤其涉及一种换热板、蓄热装置以及饮水设备。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净水器输出的净化水为常温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净水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虽然目前也出现了在净水器中增加了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输出的净化水,加热装置采用换热管实现纯净水与介质进行换热,但是这种换热管内部流道的换热系数较低,换热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换热板,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换热管存在内部流道的换热系数较低,换热性能较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蓄热装置。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饮水设备。
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板,所述换热板设置有净水出口和净水进口,所述换热板的内部设置有供纯净水流动的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净水进口连通,所述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所述流道的内壁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适于增大所述流道的内壁与纯净水的换热面积。
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板,通过在流道的内壁设置凸起,凸起增加了流道的内壁与纯净水的换热面积,增大了流道的换热系数,提高了换热板的换热性能。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流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所述凸起,多个所述凸起间隔布置。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流道的长度方向呈至少一列布置,每一列中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相等。
8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所述净水进口通过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净水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与所述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横截面积沿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横截面积沿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流道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流道单元,多个所述流道单元依次首尾连通形成所述流道。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流道单元沿所述换热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流道单元互相平行。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流道单元沿所述换热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流道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蓄热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储热腔,所述换热板设置于所述储热腔内。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饮水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流道连通。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板,通过在流道的内壁设置凸起,凸起增加了流道的内壁与纯净水的换热面积,增大了流道的换热系数,提高了换热板的换热性能。
1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140)设置有净水出口(123)和净水进口(122),所述换热板(140)的内部设置有供纯净水流动的流道(141),所述流道(141)的一端与所述净水进口(122)连通,所述流道(141)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出口(123)连通;所述流道(141)的内壁设置有凸起(145),所述凸起(145)适于增大所述流道(141)的内壁与纯净水的换热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4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所述凸起(145),多个所述凸起(145)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145)沿所述流道(141)的长度方向呈至少一列布置,每一列中相邻两个所述凸起(145)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45)的截面宽度沿纯净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或者先增大后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流通道(146)和第二导流通道(147),所述净水进口(122)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146)的横截面积沿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导流通道(147)的横截面积沿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41)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流道单元(148),多个所述流道单元(148)依次首尾连通形成所述流道(1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道单元(148)沿所述换热板(14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流道单元(148)互相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单元(148)沿所述换热板(140)的宽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流道单元(148)之间的距离相等。
10.一种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储热腔,所述换热板设置于所述储热腔内。
1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流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140)设置有净水出口(123)和净水进口(122),所述换热板(140)的内部设置有供纯净水流动的流道(141),所述流道(141)的一端与所述净水进口(122)连通,所述流道(141)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出口(123)连通;所述流道(141)的内壁设置有凸起(145),所述凸起(145)适于增大所述流道(141)的内壁与纯净水的换热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4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所述凸起(145),多个所述凸起(145)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145)沿所述流道(141)的长度方向呈至少一列布置,每一列中相邻两个所述凸起(145)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45)的截面宽度沿纯净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或者先增大后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流通道(146)和第二导流通道(147),所述净水进口(122)通过所述第一导流通道(146)与所述流道(141)的一端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明泽,林瑜,钱晓林,周有福,欧志群,李忠华,刘小文,郑跃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