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螺旋板式换热,具体为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换热设备,通常用于液体-液体或气体-液体之间的热量传递。它的设计基于将两种流体通过一系列平行螺旋板(或卷片)分开,并在它们之间形成交错流动路径,以增强换热效果。
2、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采取螺旋方式安装在换热器的内筒中,并用于输入流体进行换热处理,尽管在换热效率上得到大大提高,但是由于螺旋方式不断卷绕,使得表面积较大且难以提供足够的清理空间进行清理,实际附着杂质和污垢的总量更大,且清理时的难度更大,难以实现快捷有效的自清理,残留的大量污垢和杂质不断增加造成内部堵塞,引起换热效率降低,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筒芯,所述外筒体的内部分别固定有一号螺旋板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外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筒芯(2),所述外筒体(1)的内部分别固定有一号螺旋板(3)和二号螺旋板(4),所述一号螺旋板(3)和二号螺旋板(4)之间围成一号螺旋通道,所述一号螺旋板(3)和二号螺旋板(4)在内筒芯(2)中隔离出与一号螺旋通道适配的二号螺旋通道,所述一号螺旋通道与内筒芯(2)的顶部相连通,所述二号螺旋通道与内筒芯(2)的侧面相连通,所述内筒芯(2)中转动设有分配组件(7),所述内筒芯(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号孔(8)和二号孔(13),所述内筒芯(2)的侧面活动安装有冲击组件(10),所述内筒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外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筒芯(2),所述外筒体(1)的内部分别固定有一号螺旋板(3)和二号螺旋板(4),所述一号螺旋板(3)和二号螺旋板(4)之间围成一号螺旋通道,所述一号螺旋板(3)和二号螺旋板(4)在内筒芯(2)中隔离出与一号螺旋通道适配的二号螺旋通道,所述一号螺旋通道与内筒芯(2)的顶部相连通,所述二号螺旋通道与内筒芯(2)的侧面相连通,所述内筒芯(2)中转动设有分配组件(7),所述内筒芯(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号孔(8)和二号孔(13),所述内筒芯(2)的侧面活动安装有冲击组件(10),所述内筒芯(2)的一端设有送料组件(12),送料组件(12)将除垢剂输送到分配组件(7)中,所述分配组件(7)隔离一号螺旋通道的进入口和二号螺旋通道的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的顶部分别设有一号口(5)和二号口(6),所述一号口(5)与一号螺旋流道(14)的排出口相连通,所述二号口(6)与二号螺旋流道(15)的进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芯(2)的外侧面开设有侧面口(9),所述侧面口(9)与二号螺旋流道(15)的排出口相连通,所述一号孔(8)和二号孔(13)均偏心的设置在内筒芯的端面上,所述一号孔(8)和二号孔(13)在空间上中心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组件(7)包括隔板(71)、挡板(72)、连接柱(73)、齿轮一(74)和连接管(75),所述隔板(71)转动套接在内筒芯(2)中,所述挡板(72)固定连接在隔板(71)的两侧,两个所述挡板(72)的正面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偏心设置在挡板(72)上,两个所述缺口在空间上中心对称,所述一号孔(8)和二号孔(13)分别位于两个对应缺口的转动路径上,所述连接柱(73)和连接管(75)位于隔板(71)的两侧且均与挡板(7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73)和连接管(75)均与内筒芯(2)转动套接,所述齿轮一(74)固定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军,周恩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苏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