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700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洞衬砌台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车体,车体上矩阵分布有固定连接的支腿,车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轨道,支腿位于轨道的正上方,支腿上连接有用于在轨道上滑动的滑动组件,前端的两个支腿上均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组件的驱动机构,支腿上还连接有用于吊起轨道的升降机构,左侧的两个支腿之间、右侧的两个支腿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搬运轨道的搬运机构;该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升降部向下作用通过行走组件提起轨道时,升降部同步对提拉部施加作用力,提拉部与行走组件同步将轨道提起,降低行走组件所受到的作用力,从而降低对行走组件的损伤,提高行走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洞衬砌台车,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衬砌台车是用于隧道衬砌施工的专用设备,具有移动性好、承载能力强、高效作业、安全性高、精确度高等优点,衬砌台车由车体结构、行走装置、机械臂液压系统、运输系统、控制系统及安全设备等组成,行走装置是衬砌台车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2、衬砌台车行走装置部分由行走轮和轨道组成,现有的衬砌台车为提高施工效率,通常采用自铺轨系统,即通过行走轮将轨道提起,然后将轨道向后铺排,再将轨道落下,但自铺轨系统在铺排时,行走轮将轨道提起,行走轮长时间受重力的作用,容易造成损坏,降低行走轮的使用寿命,且铺排时,从轨道的两端将轨道提起,轨道的中段容易因自身重力而产生下沉形变,降低轨道的使用寿命,并且轨道长期使用后平直程度受到影响,行走轮在轨道上行走时容易脱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指出的难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矩阵分布有固定连接的支腿(2),车体(1)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轨道(3),支腿(2)位于轨道(3)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上连接有用于在轨道(3)上滑动的行走组件(4),前端的两个支腿(2)上均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组件(4)的驱动机构(5),所述支腿(2)上还连接有用于吊起轨道(3)的升降机构(6),左侧的两个支腿(2)之间、右侧的两个支腿(2)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搬运轨道(3)的搬运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4)包括支腿(2)底部固定连接的匚形架(41),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矩阵分布有固定连接的支腿(2),车体(1)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轨道(3),支腿(2)位于轨道(3)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上连接有用于在轨道(3)上滑动的行走组件(4),前端的两个支腿(2)上均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组件(4)的驱动机构(5),所述支腿(2)上还连接有用于吊起轨道(3)的升降机构(6),左侧的两个支腿(2)之间、右侧的两个支腿(2)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搬运轨道(3)的搬运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4)包括支腿(2)底部固定连接的匚形架(41),匚形架(41)底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行走轮(42),匚形架(41)底部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第一侧板(43),且第一侧板(43)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限位轮(44),所述第一行走轮(42)和第一限位轮(44)均与轨道(3)滚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61)包括支腿(2)内部固定安装的液压缸(611),液压缸(6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方柱(612),且方柱(612)与支腿(2)滑动连接,方柱(612)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613),移动板(613)底部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支架(6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隧洞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部(62)包括支架(614)上固定连接的推拉板(621),推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自刚吴玉彪宁世凯张林江博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国运铁建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