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注水,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双管分注工艺管柱。
技术介绍
1、同心双管分注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层间矛盾突出的问题,其采用封隔器把各层段封隔开后,每一层段对应相应油管,通过井口分注工艺调节各层注入流量,形成节流压差,解决层间注入压力差异大的矛盾,公告号(cn206458433u)所描述的同心双管分注密封装置及同心双管分注管柱,通过内管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二上接头、连管和引鞋,第二上接头的上端用于连接内管,连管的上端与第二上接头的下端连接,且其下端通过第二接箍与连接筒连接,例如连管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上接头的下端内侧,连管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接箍的上端内侧,位于最上方的第一连接套的上段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接箍的下端内侧,且套设在该上段外的第一密封环位于第二接箍下方;引鞋连接在连接筒下方,例如位于最下方的第二连接套的第一段通过螺纹连接在引鞋的上端内侧,且套设在该第一段外的第二密封环位于引鞋上方,本实施例中的内管密封装置结构紧凑,拆装方便。
2、上述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第一密封环能在流体向下的压力下径向外扩,与密封筒的内壁紧密贴合,密封效果好,密封可靠性高,有助于提高同心双管分注的成功率,但其两端压力相同时第一密封环流体会失去其密封效果,从而容易使管柱两端的液体混合在一起,同时其组件较多,在进行安装时,其连接处,也容易产生缝隙,同时管柱与油井的内壁贴合处的面积较大,在进行调整时,也容易对管柱的表面造成较大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包括油井管道,其端面开设有注水孔,所述油井管道内部设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下端的外侧设有第一连接密封座,所述第一连接密封座下端的内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端的外侧设有第二连接密封座,所述第二连接密封座下端的外侧设有引头;
3、所述第一连接密封座外端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密封块,所述连接管外端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设有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连接密封座的外端面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内部设有第三密封块,所述第二连接密封座外端面的下侧开设有第三凹形密封槽。
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油井管道外端设有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所述第一连接密封座内端面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凹形密封槽,所述第一凹形密封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密封件;
5、所述连接管外端面的上侧开设有第二凹形密封槽,所述第二凹形密封槽的内部设有第二密封件。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凹形密封槽的内部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块的外侧端面开设有第四凹形密封槽,所述第四凹形密封槽的外端设有第四密封件;
7、所述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通过注水孔与油井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凹形密封槽的内端面与第一密封件的外端面相适配,所述第三凹形密封槽的内端面与第三密封件的外端面相适配。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形密封槽的内端面与第二密封件的外端面相适配,所述第二凹形密封槽和第二密封件的数量均设有两个,且在连接管主视方向的横向中心轴线的两侧呈现镜像状态设置;
9、所述上接头外端面的下侧与第一连接密封座内端面的上侧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密封座内端面的下侧与连接管外端面的上侧相适配,所述连接管外端面的下侧与第二连接密封座内端面的上侧相适配。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凹形密封槽的内端面与第四密封件的外端面相适配,所述第四凹形密封槽与第四密封件的数量均设有多个,且在第二密封块主视方向的横向中心轴线的两侧呈现阵列状态设置;
11、所述第二连接密封座外端面的下侧与引头内端面的上侧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一密封块、第二限位槽与第二密封块、第三密封块和第三凹形密封槽均通过卡接相适配。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密封块、第四密封件和第一密封块的外侧端面与油井管道的内端面相适配,所述第三密封块、第四密封件和第一密封块均为橡胶材质构件。
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本技术实际使用中时,通过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一密封块、第二限位槽和第二密封块、第四凹形密封槽和第四密封件、第三密封块和第三凹形密封槽的对应适配状态下,能够在对管柱进行使用时,对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的连通处进行密封处理,同时第一密封块、第三密封块和第四密封件能在使用时降低管柱的磨损,增加管柱使用的方便性和稳定性,同时在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的对应设置状态下,方便对管柱进行组装和拆卸,增加上接头、第一连接密封座、连接管、第二连接密封座和引头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同时降低其结构的复杂性,在对管柱内部调整时,能降低管柱的磨损,同时也能增加双管分注管柱对油井管道的密封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管道(1)外端设有第一油层(2)和第二油层(3),所述第一连接密封座(6)内端面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凹形密封槽(8),所述第一凹形密封槽(8)的内部设有第一密封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形密封槽(18)的内部设有第三密封件(19),所述第二密封块(21)的外侧端面开设有第四凹形密封槽(22),所述第四凹形密封槽(22)的外端设有第四密封件(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形密封槽(13)的内端面与第二密封件(14)的外端面相适配,所述第二凹形密封槽(13)和第二密封件(14)的数量均设有两个,且在连接管(11)主视方向的横向中心轴线的两侧呈现镜像状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凹形密封槽(22)的内端面与第四密封件(23)的外端面相适配,所述第四凹形密封槽(22)与第四密封件(23)的数量均设有多个,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块(16)、第四密封件(23)和第一密封块(10)的外侧端面与油井管道(1)的内端面相适配,所述第三密封块(16)、第四密封件(23)和第一密封块(10)均为橡胶材质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管道(1)外端设有第一油层(2)和第二油层(3),所述第一连接密封座(6)内端面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凹形密封槽(8),所述第一凹形密封槽(8)的内部设有第一密封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形密封槽(18)的内部设有第三密封件(19),所述第二密封块(21)的外侧端面开设有第四凹形密封槽(22),所述第四凹形密封槽(22)的外端设有第四密封件(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形密封槽(13)的内端面与第二密封件(14)的外端面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富营,王印,邢庆涛,吕硕,赵泽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星宏瑞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