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导趋势。作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核心组成部分,电池的安全性要求也日益提高。由于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对电能需求量较大,为满足汽车的需求,电池的容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体积上的相应增加,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池安全性保护的要求。
2、如公开号为cn115911701a的中国专文件公开了一种电池箱、电池箱簇单元、电池箱簇以及储能系统,包括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两个电池模组并列设置在电池箱内部。通过将两个电池模组并列放置在箱体内部,可以减小占地空间,将布置的电量实现最大化,同时通过电池箱的保护,避免电池模组受到损坏。
3、然而,该种结构的电池箱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电池箱受到外力碰撞挤压时,外部挤压碰撞产生的力作用到电池箱内,此时电池箱内部的两个电池模组和电池箱三者之间产生碰撞。在碰撞挤压的过程中对电池造成较大损坏,导致电池出现故障,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腔体电池箱,能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包含电池,还包含有用于保护所述电池的第一保护箱和第二保护箱,所述第一保护箱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箱内,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箱内,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第二保护箱之间设有弹性缓冲板,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保护箱之间设有填
4、通过将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箱内,使得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电池之间形成腔体,所述第一保护箱对所述电池形成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箱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箱内,所述第二保护箱和所述第一保护箱之间形成腔体,所述第二保护箱对所述电池形成第二层保护。
5、为避免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保护箱之间产生碰撞,在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电池之间进行灌胶填充,对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保护箱之间腔体的缝隙进行填充。使得当所述第一保护箱受到外力撞击时,所述填充层对所述第一保护箱带来的撞击力进行一部分消解,避免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保护箱之间产生磕碰导致所述电池产生变形。所述填充层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注胶或珍珠岩。通过在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第二保护箱之间设置所述弹性缓冲板,使得所述第二保护箱在受到外力碰撞时,通过所述弹性缓冲板对所述第二保护箱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在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第二保护箱之间进行消力缓冲,避免所述电池、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第二保护箱之间在碰撞后对所述电池产生损坏。所述弹性缓冲板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市面常见的橡胶板。
6、此外,这种结构的电池箱还具有良好的刚性强度,可以抵御外部力量的进一步渗透。每层箱体结构都提供了一层防护,确保所述电池充分受到保护,同时能够吸收并分散冲击力,减少所述电池受到的压力,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7、综上所述,采用多层箱体结构的电池箱设计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所述填充层和所述弹性缓冲板的应用,能够避免所述电池与箱体之间的碰撞,并减少对所述电池的影响。还能够增加电池的安全性,防止外部物品对电池产生损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这种结构电池箱可以在电池保护和安全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保护箱的外表面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保护箱内设有平台面,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平台面卡接。
9、通过在所述第一保护箱的外表面设置的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二保护箱内的所述平台面卡接,使得所述第一保护箱在放置到所述第二保护箱内时,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第二保护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所述第一保护箱在所述第二保护箱产生晃动。使得该保护箱的防护效果更好。
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撑板上和所述平台上设有用于通过卡扣的通孔。
11、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平台面上分别设置通孔,所述支撑板上的通孔和所述平台面上的通孔重合。通过所述卡扣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平台面,使得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第二保护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在遇到到外力冲击时产生晃动更小,从而提升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箱内的所述电池的安全。
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保护箱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扶手。
1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需要移动搬运电池箱,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箱外表面的凹槽内的所述扶手时在需要对电池箱进行搬运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箱的外表面凹槽内的所述扶手进行搬运。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搬运,提升搬运过程的便捷度。 同时,将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箱的凹槽内,使得所述第二保护箱的外表面没有凸起部分,无需预留特定形状的安装空间或放置空间,使得该种电池箱可以适配更多应用场景。
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扶手与所述第二保护箱转动连接。
15、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箱外表面的凹槽内,通过将所述扶手和所述第二保护箱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转动连接,使得当该电池箱需要搬运时,操作人员可以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所述扶手,使得所述扶手伸出所述第二保护箱,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搬运。在搬运结束后,操作人员转动所述扶手,使得所述扶手恢复到所述凹槽内。增加了操作人员在搬运过程中的便捷性。
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保护箱和所述弹性缓冲板之间设有保温板。
17、在冬季的寒冷地区,室外温度较低,电池内的化学物质在低温环境中会产生不稳定情况,导致电池自放电,电池内存储电量消耗较快。通过在所述第二保护箱和所述弹性缓冲板之间设置保温板,一方面可以通过所述保温板的保护增加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电池的温度,另一发方面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所述电池,使得所述电池的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延缓电池低温异常放电的速度。
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电池箱在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反光标识的长槽。
19、重卡所需的电能资源较多,配备的电池容量增加。电池提及相应增加,而电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遇到明火或易燃物品时会产生爆炸。通过在所述电池箱的在表面设置所述长槽,在所述长槽中放置反光标识。使得在昏暗环境下可以产生醒目反光,避免人员在昏暗环境下误触或带有危险物品靠近,减少事故灾害发生的机率。
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保护箱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二保护箱的上边缘设有用于通过螺栓的通孔。
21、在将所述第一保护箱放置到所述第二保护箱内后,为避免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第二保护箱之间产生晃动,在所述第一保护箱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二保护箱的上边缘处设置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使得所述第一保护箱和所述第二保护箱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从而加强对所述电池的保护。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1、电池箱在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反光标识的长槽,使得在昏暗环境下可以产生醒目反光,避免人员在昏暗环境下误触或带有危险物品靠近,减少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包含电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用于保护所述电池(1)的第一保护箱(2)和第二保护箱(3),所述第一保护箱(2)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箱(3)内,所述电池(1)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箱(2)内,所述第一保护箱(2)和所述第二保护箱(3)之间设有弹性缓冲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箱(2)的外表面设有支撑板(5),所述第二保护箱(3)内设有平台面(6),所述支撑板(5)与所述平台面(6)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上和所述平台面(6)上设有用于通过卡扣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箱(3)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扶手(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7)与所述第二保护箱(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箱(3)和所述弹性缓冲板(4)之间设有保温板。
7.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箱(2)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二保护箱(3)的上边缘设有用于通过螺栓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包含电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用于保护所述电池(1)的第一保护箱(2)和第二保护箱(3),所述第一保护箱(2)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箱(3)内,所述电池(1)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箱(2)内,所述第一保护箱(2)和所述第二保护箱(3)之间设有弹性缓冲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箱(2)的外表面设有支撑板(5),所述第二保护箱(3)内设有平台面(6),所述支撑板(5)与所述平台面(6)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腔体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上和所述平台面(6)上设有用于通过卡扣的通孔。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云,孙延先,赵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