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搬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物流搬运和物料输送系统成为现代工厂和仓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物料搬运方式,如人工搬运、叉车等,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和成本高昂的问题。自动运输装置应运而生。以自动导引运输车(agv)为例,agv运输车是一种自动化物料搬运设备,他能够自主穿梭在各个生产工位之间,并为各个生产工位上的物料提供运输。
2、然而,传统的agv运输车的行进,主要依赖于设置在地面的地面上铺设磁条或二维码等标识的引导,路线规划成本高且灵活性低,对复杂厂区环境的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装置,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运输装置运行轨道铺设成本高,且只能够按照预设路径行进和置物架进行对接,无法实现适应复杂环境的问题。
2、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和反射板;所述运输车设有雷达;
3、所述反射板用于设于置物架,所述反射板用于反射所述雷达的信号,以为所述雷达提供定位。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板包括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以及第三反射板;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第三反射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第三反射板与所述第一反射板相比,更靠近所述雷达方向。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板包括板本体、第一连接边以及第二连接边,所述板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6、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反射板相连接;
7、所述第二连接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反射板相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第三反射板的夹角为a,118°≤a≤122°。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雷达为激光雷达,所述第一反射板上涂覆有反光涂层,所述反光涂层用于对所述雷达的激光进行反射。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光涂层的颜色包括黑色。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二反射板以及所述第三反射板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
12、所述反射板还包括第四反射板和第五反射板,所述第三反射板与所述第三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反射板与所述第四端相连接。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校准机构,所述校准机构包括按钮和第一凸台;
14、所述按钮设于所述运输车,所述第一凸台设于所述置物架,所述运输车和所述置物架对位时,所述按钮和所述第一凸台相互对位。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准机构包括两个按钮和两个第一凸台,两个所述按钮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准机构还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设于所述置物架;所述第二凸台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台的长度。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第一搬运机构,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包括:
18、带轮组件,所述带轮组件包括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绕设于所述同步轮;和
19、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同步轮运动。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搬运机构活动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与所述运输车的相对位置;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21、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所述带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22、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输车上设有导向孔;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板和多个导向柱,各所述导向柱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
24、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内。
25、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引入自动导航运输车(amr)作为运输车的同时,还利用了自动导航运输车自带的雷达与设置在置物架上的反光板相配合,从而在不增加其他额外传感器以及在不限制运输装置具体行进路径的情况下,完成运输装置与置物架的对接,降低运输装置与置物架的对接成本,提高运输装置与置物架的对接自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和反射板;所述运输车设有雷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包括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以及第三反射板;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第三反射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第三反射板与所述第一反射板相比,更靠近所述雷达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包括板本体、第一连接边以及第二连接边,所述板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第三反射板的夹角为A,118°≤A≤12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为激光雷达,所述第一反射板上涂覆有反光涂层,所述反光涂层用于对所述雷达的激光进行反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涂层的颜色包括黑色。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二反射板以及所述第三反射板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机构包括两个按钮和两个第一凸台,两个所述按钮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机构还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设于所述置物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第一搬运机构,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活动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与所述运输车的相对位置;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上设有导向孔;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板和多个导向柱,各所述导向柱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和反射板;所述运输车设有雷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包括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以及第三反射板;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第三反射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第三反射板与所述第一反射板相比,更靠近所述雷达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包括板本体、第一连接边以及第二连接边,所述板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第三反射板的夹角为a,118°≤a≤12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为激光雷达,所述第一反射板上涂覆有反光涂层,所述反光涂层用于对所述雷达的激光进行反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涂层的颜色包括黑色。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二反射板以及所述第三反射板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安,刘克俭,伍永强,韦霖迪,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