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磨削除锈,特别涉及一种水利管路内壁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中会用到大量管道作为输送、排水、泄水等作用,常用的水利管路类型包括钢混水泥管、波纹管、以及涂塑钢管,其中涂塑钢管近年来使用量较大,其内外表面涂设耐腐蚀塑料,内层钢管则提供刚性支撑。涂塑水利钢管在加工过程其涂塑之前需要对水利钢管内外表面进行磨削抛光,然后清洗之后进入涂塑工艺。
2、现有的管道除锈装置在设计和使用上存在以下的缺陷,第一在除锈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人工推力控制管道的运动,这会导致管道的运动不平稳,速度不够均匀,且费时费力;第二由于不同管道的内径存在差异,导致除锈装置需要频繁更换磨头,去适配不同的管道,此举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第三目前的管道除锈装置上没有吸尘结构或者会在管道外侧单独安装个吸尘结构,导致装置的锈渣清除效果差;第四利用除锈磨头清理较长的管道时,由于摩擦作用力,会使除锈磨头温度升高,会降低除锈后续的效果,高温也会降低磨头的使用寿命。
3、综上所述,考虑到现有设施满足不了工作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利管路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管路内壁除锈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端面靠左位置安装有进料座(2),所述进料座(2)的中间贯穿开设有供管道(5)穿过的限位口(3),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收纳槽(4),所述收纳槽(4)内安装有双丝杆驱动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路内壁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丝杆驱动结构(7)包括长丝杆(70)、第一轴承座(71)、丝杆电机(72)、链轮(73)、同步链条(74)、连接臂(75)、丝杆螺母套(76)和夹管器(77),所述长丝杆(70)共两组对称分布在收纳槽(4)内,所述长丝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管路内壁除锈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端面靠左位置安装有进料座(2),所述进料座(2)的中间贯穿开设有供管道(5)穿过的限位口(3),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收纳槽(4),所述收纳槽(4)内安装有双丝杆驱动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路内壁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丝杆驱动结构(7)包括长丝杆(70)、第一轴承座(71)、丝杆电机(72)、链轮(73)、同步链条(74)、连接臂(75)、丝杆螺母套(76)和夹管器(77),所述长丝杆(70)共两组对称分布在收纳槽(4)内,所述长丝杆(70)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座(71)和收纳槽(4)的槽壁固定,其中一组所述长丝杆(70)的端部安装有丝杆电机(72),所述丝杆电机(72)固定在装置底座(1)内,两组所述长丝杆(70)上均套接有链轮(73),两组所述链轮(73)之间利用同步链条(74)连接传动,每组所述长丝杆(70)上均活动设置有两组连接臂(75),所述连接臂(75)的底部安装有作用于长丝杆(70)的丝杆螺母套(76),两组所述连接臂(75)之间焊接有夹管器(7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管路内壁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器(77)包括夹管套(80)、中间齿轮(81)、转槽(82)、齿轮轴(83)和第二轴承座(84),所述夹管套(80)的内侧中心供管道(5)穿过,所述夹管套(80)和限位口(3)中心高度相同,所述夹管套(80)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中间齿轮(81),所述中间齿轮(81)的两端面均开设有转槽(82),所述夹管套(80)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伸入到转槽(82)的限位块,所述中间齿轮(81)的内侧面一周均匀分布有齿轮轴(83),所述齿轮轴(83)的两端部均通过第二轴承座(84)和夹管套(80)的内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管路内壁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器(77)还包括第一齿部(85)、第二齿部(86)、齿杆(87)、齿杆滑套(88)和曲形贴片(89),所述齿轮轴(83)的一部分设置有和中间齿轮(81)相啮合的第一齿部(85),所述齿轮轴(83)的另一部分设置有和齿杆(87)相啮合的第二齿部(86),所述齿杆(87)滑动设置在齿杆滑套(88)内部,所述夹管套(80)的内侧面开设有供齿杆(87)活动的杆孔(64),所述齿杆(87)的一端焊接有作用于管道(5)外表面的曲形贴片(8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管路内壁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夹管器(77)的上端均安装有驱动壳体(60),两组所述驱动壳体(60)内均安装有和中间齿轮(81)外齿相啮合的驱动齿轮(63),两组所述驱动齿轮(63)均套接在连轴(62),所述连轴(62)水平连接两组驱动壳体(60),所述连轴(62)的一端通过第三轴承座和一组驱动壳体(60)的内壁固定,所述连轴(62)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和第一伺服电机(61)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1)和另一组驱动壳体(60)的外壁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溪,孟晓倩,李保森,李拥军,孔晓武,赵威杰,王雨,彭志兵,赵全成,姜金梁,于珍,方志强,王茜,常雪刚,孙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睿卡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