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氯离子浓度检测,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锂电池的电解液中含有氯盐,氯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分解生成氯离子。氯离子的存在会对电池的性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氯离子会与阴极材料的表面反应,引起阴极材料的腐蚀和杂质生成。这些杂质不仅会降低电池的效率,而且还会对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氯离子还会对电池的电流密度产生影响。当氯离子的含量较高时,电池的电流密度会降低,电池的输出能力会受到损害。最后,氯离子的存在也会引起电池内部的气泡生成,这些气泡会在电池中产生空隙,降低电池的输出能力和稳定性。因此,电解液中氯离子检测需要准确、灵敏,确保能够将氯离子含量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3、目前常用的氯离子检测方法比浊法、电位滴定法和离子色谱法,而比浊法产生的白色悬浊液容易沉降,极易影响结果的判定。还有的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是建立了一种新的积分模型,可以在去除了其他杂质离子的干扰,但是实际过程中紫外基线的不平衡,易造成计算数据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精确称
5、向残留物中加入去离子水,继续加热回流灼烧设定时间,然后将剩余液体转移定容;
6、将定容后的液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测量波段为190-250nm。
7、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光谱吸收法中,氯离子在200nm波段开始有吸收,195nm及以下的深紫外区域有较强的吸收,检测液体中没有硫酸钡,所以没有硫酸钡的紫外吸收,进而可以避免硫酸钡的干扰。
8、此外,电解液还含有有机物,专利技术人发现,电解液中有机物的羟基等官能团在深紫外区域有吸收,会对氯离子的测量产生干扰,因此通过对电解液进行灼烧可以去除有机物,进而避免有机物对氯离子的测量产生干扰。
9、向残留物中加入去离子水,继续加热,以便于将残留物较完全溶解,便于后续检测,再将剩余液体冷却后进行检测时,可以有效提高氯离子检测的准确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电解液样品加热灼烧的温度为200-250℃。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残留物中加入去离子水后,继续加热回流灼烧的温度为200-250℃,加热回流灼烧的时间为20-40min。
12、具体操作时,电解液加热灼烧是为了让有机物挥发出去,灼烧干后直接往里面加入约20ml左右的水,实验中使用的是50ml的聚四氟乙烯烧杯,带盖子,50ml的聚四氟乙烯烧杯底部面积是很小的,水在加热回流的过程中损失量大概是10ml,还能剩余约10ml左右,所以实际过程中不会烧干。
13、优选的,加热回流灼烧的温度为230℃,加热回流灼烧的时间为30min。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剩余液体转移定容时,还包括将原盛放容器的清洗液同步转移的步骤。以防止氯离子粘附于原盛放容器壁上,降低氯离子的量,提高氯离子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配置梯度浓度的氯离子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拟合得到吸光度与氯离子浓度的模型公式的步骤。
16、优选的,在进行模型公式构建时,以氯离子在190-200nm之间的积分面积作为氯离子的吸收。
17、优选的,所述梯度浓度的氯离子溶液的浓度为0.01-0.2mg/l。
18、优选的,所述梯度浓度的氯离子溶液中加入吡啶,吡啶的浓度为0.03-0.07mg/l。吡啶作为一种参比物质,不与其他试剂反应,化学性质稳定,吡啶相当于另外一个信号,用于验证每次实验中背景信号的稳定性。
19、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时,每间隔0.1nm波段进行一次测量。
20、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2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波段的选择,可以有效去除硫酸钡的干扰问题,通过灼烧,又可以去除有机物官能团的影响,提高了测试准确率。
22、加入内参比溶液,可随时监控测试系统的稳定性,能够有限的避免曲线波动带来的数据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解液样品加热灼烧的温度为200-2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残留物中加入去离子水后,继续加热回流灼烧的温度为200-250℃,加热回流灼烧的时间为20-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回流灼烧的温度为230℃,加热回流灼烧的时间为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剩余液体转移定容时,还包括将原盛放容器的清洗液同步转移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梯度浓度的氯离子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拟合得到吸光度与氯离子浓度的模型公式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浓度的氯离子溶液的浓度为0.01-0.2mg/L。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浓度的氯离子溶液中加入吡啶,吡啶的浓度为0.03-0.07mg/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时,每间隔0.1nm波段进行一次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解液样品加热灼烧的温度为200-2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残留物中加入去离子水后,继续加热回流灼烧的温度为200-250℃,加热回流灼烧的时间为20-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回流灼烧的温度为230℃,加热回流灼烧的时间为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剩余液体转移定容时,还包括将原盛放容器的清洗液同步转移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