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石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高水压岩石混凝土离子腐蚀反应釜。
技术介绍
1、岩石混凝土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桥梁、堤坝、隧道等结构中,是一种耐久性很好的材料,但是地下环境深度越深,结构材料面临的环境越恶劣,岩石混凝土结构材料会遭受地下水中氯离子、镁离子等的腐蚀,尤其是在高地温、高水压的地下环境中,离子腐蚀情况会加速,影响岩石混凝土的性能,从而影响工程机构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试验分析研究离子对岩石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及其损伤的演化规律,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一般的,模拟高温高水压状态的岩石混凝土离子腐蚀试验在反应釜中进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在试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试样放置在反应釜底部或者试样与反应釜内部驱动轴连接,由于反应釜内部空间限制,试样不易取放;一次试验仅针对一种试样进行,试验效率低,且反应釜内仅模拟简单的高温高水压工况环境,不易模拟多种复杂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高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高水压岩石混凝土离子腐蚀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0)、驱动轴(20)、支撑组件(30)、搅拌组件(40)、监测组件(50)和升降承载组件(70);所述反应釜(10)内竖直转动安装有驱动轴(20),驱动轴(20)从上至下分别与支撑组件(30)和搅拌组件(40)连接;所述驱动轴(20)上从上至下设置花键段一(201)和花键段二(202),花键段一(201)与支撑组件(30)上的花键结构配合连接或分离,花键段二(202)与搅拌组件(40)上的花键结构配合连接或分离;所述升降承载组件(70)上放置多个标准试样(60),升降承载组件(70)通过螺母机构与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高水压岩石混凝土离子腐蚀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0)、驱动轴(20)、支撑组件(30)、搅拌组件(40)、监测组件(50)和升降承载组件(70);所述反应釜(10)内竖直转动安装有驱动轴(20),驱动轴(20)从上至下分别与支撑组件(30)和搅拌组件(40)连接;所述驱动轴(20)上从上至下设置花键段一(201)和花键段二(202),花键段一(201)与支撑组件(30)上的花键结构配合连接或分离,花键段二(202)与搅拌组件(40)上的花键结构配合连接或分离;所述升降承载组件(70)上放置多个标准试样(60),升降承载组件(70)通过螺母机构与支撑组件(30)上丝杠机构配合连接;所述监测组件(50)设置多个,多个监测组件(50)与多个标准试样(60)一一对应,监测组件(50)固定设置在升降承载组件(70)上,监测组件(50)通过移动缸(507)动作向标准试样(6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水压岩石混凝土离子腐蚀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0)包括上支杆(301)、下支杆(302)、滑杆(303)、丝杆(304)、花键套一(308)和伸缩缸(310);所述上支杆(301)和下支杆(302)中部分别设置配合套筒一(3011)和连接筒(3021),配合套筒一(3011)和连接筒(3021)均套设在驱动轴(20)上,上支杆(301)和下支杆(302)一侧固定设置滑杆(303),另一侧转动设置丝杆(304),滑杆(303)和丝杆(304)之间活动设置升降承载组件(70);上支杆(301)上设置有伸缩缸(310),伸缩缸(310)伸缩端与花键套一(308)上部固定连接,花键套一(308)滑动套设在花键段一(201)上,花键套一(308)下部通过外花键一与配合套筒一(3011)的内花键一对应配合连接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高水压岩石混凝土离子腐蚀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40)包括旋转支架(401)、花键套二(405)、螺杆(407)和螺纹套筒(408);所述旋转支架(401)中部设置配合套筒二(4011),配合套筒二(4011)套设在驱动轴(20)上;花键套二(405)滑动套设在花键段二(202)上,花键套二(405)外部下端通过外花键二与配合套筒二(4011)上设置的内花键二对应配合连接或分离;花键套二(405)上部与螺杆(407)固定连接;螺杆(407)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408),螺纹套筒(408)转动设置在旋转支架(401)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水压岩石混凝土离子腐蚀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承载组件(70)包括承接件(701)、插接件(703)和带孔插板(704);所述承接件(701)固定均布设置多个内部中空的杯型件(7014),杯型件(7014)侧壁上开设多个流通孔,杯型件(7014)下端向内延伸形成抵接板(7015);杯型件(7014)上部插设有插接件(703),标准试样(60)插设于插接件(703)中部;带孔插板(704)设置在杯型件(7014)的下部,带孔插板(704)下表面与抵接板(7015)抵接,带孔插板(704)上表面中部设置安装杆(7041),安装杆(7041)上端与标准试样(60)下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苗胜军,席迅,潘继良,蔡美峰,杜时贵,胡云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