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雨水收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城市的市政工程中,对雨水的处理时,为了提高节能的效果,可以将高层建筑的雨水进行收集使用,在进行雨水的收集时,由于高层建筑排出的雨水在较高的位置上,进行收集时的冲击力比较大,容易损坏雨水收集设备的配件。
2、现有技术中采用蓄水箱收集高层建筑的雨水时,高层建筑的雨水容易冲击蓄水箱,造成蓄水箱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中的雨水冲击较大,容易损坏蓄水箱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建筑物上的积水槽和设置于地面上的蓄水箱,所述积水槽通过排水管与所述蓄水箱相通;
4、所述积水槽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管相通的通孔,所述积水槽上还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闭合所述通孔;
5、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缓冲器,所述排水管排出的水通过所述缓冲器进入所述蓄水箱内;
6、所述缓冲器包括沿所述排水管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蓄水箱内的缓冲座,所述缓冲座内设置有溢水腔,所述排水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溢水腔内,所述溢水腔与所述蓄水箱相通;
7、所述缓冲座内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位于所述排水管的正下方。
8、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缓冲座的下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缓
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座的下端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使得缓冲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滑动,缓冲座受到较大冲击时,缓冲座可以向下移动,防止缓冲座被损坏。
10、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缓冲座上设置有上定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套设于所述上定位柱上,所述底壁上设置有下定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套设于所述下定位柱上。
1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座上设置有上定位柱,底壁上设置有下定位柱,弹性件分别套设于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上,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起到导向功能,弹性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不易产生塑性变形。
12、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上定位柱与所述缓冲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定位柱与所述蓄水箱为一体式结构。
1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上定位柱与缓冲座为一体式结构,上定位柱除了可以对弹性件志向,上定位柱还可以提高缓冲座的强度,缓冲座不易损坏。
14、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缓冲座内还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固定于所述溢水腔的侧壁上,所述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管配合的滑孔,所述滑架上设置有使所述溢水腔内的水通过的溢水孔。
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座内设置有滑架,滑架用于对缓冲座导向,排水管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当缓冲座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滑架即可对缓冲座导向,使缓冲座具有较高的移动精度。
16、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滑架包括滑杆,所述滑杆沿所述排水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滑杆之间形成所述溢水孔。
1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滑架包括滑杆,采用滑杆即可满足滑架的导向要求,并且,滑杆结构简单,降低了滑架的制造成本。
18、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分流器包括锥形分流部和将所述锥形分流部固定于所述缓冲座内的连接部,所述锥形分流部的轴线与所述排水管的内接圆轴线同轴。
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分流器包括锥形分流部,排水管输出的雨水被锥形分流部均匀分散,从而使得排水管排出的雨水可以均匀地分散至溢水腔内,减小了排水管输出的雨水的冲击。
20、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锥形分流部为一体式结构。
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与锥形分流部为一体式结构,分流器强度高,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
22、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锥形分流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锥形分流部上还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锥形分流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缓冲座为一体式结构。
2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锥形分流部转动连接于连接部上,锥形分流部上还设置有叶片,排水管排出的雨水通过叶片推动锥形分流部旋转,从而吸收一部分势能,减小了排水管排出的雨水的冲击力。
24、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过滤器包括半球状的过滤部和将所述过滤部固定于所述积水槽内的环部,所述环部与所述过滤部为一体式结构。
2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器包括半球状的过滤部和环部,环部可以阻挡较小的灰尘进入排水管内,排水管不易堵塞。
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7、蓄水箱内设置有缓冲器,排水管排出的水通过缓冲器进入蓄水箱内;缓冲器包括沿排水管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蓄水箱内的缓冲座,缓冲座内设置有溢水腔,排水管的下端延伸至溢水腔内,溢水腔与蓄水箱相通。缓冲座内设置有溢水腔,排水管排出的雨水洗进入溢水腔,然后,再通过溢水腔溢入蓄水箱内,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排水管排出的雨水对蓄水箱的冲击,蓄水箱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建筑物上的积水槽和设置于地面上的蓄水箱,所述积水槽通过排水管与所述蓄水箱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的下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缓冲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蓄水箱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上设置有上定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套设于所述上定位柱上,所述底壁上设置有下定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套设于所述下定位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上定位柱与所述缓冲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定位柱与所述蓄水箱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内还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固定于所述溢水腔的侧壁上,所述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管配合的滑孔,所述滑架上设置有使所述溢水腔内的水通过的溢水孔。
6.根据权利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包括锥形分流部和将所述锥形分流部固定于所述缓冲座内的连接部,所述锥形分流部的轴线与所述排水管的内接圆轴线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锥形分流部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分流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锥形分流部上还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锥形分流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缓冲座为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半球状的过滤部和将所述过滤部固定于所述积水槽内的环部,所述环部与所述过滤部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建筑物上的积水槽和设置于地面上的蓄水箱,所述积水槽通过排水管与所述蓄水箱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的下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缓冲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蓄水箱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上设置有上定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套设于所述上定位柱上,所述底壁上设置有下定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套设于所述下定位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上定位柱与所述缓冲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定位柱与所述蓄水箱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击力小的高层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内还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固定于所述溢水腔的侧壁上,所述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管配合的滑孔,所述滑架上设置有使所述溢水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绮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