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饲料,尤其涉及一种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棕榈粕是棕榈仁脱壳榨油后的副产品,价格低廉,原料稳定,无霉性和副作用。若直接采用棕榈粕进行饲喂单胃动物,则能量和粗蛋白的利用率较低。同时棕榈粕有一定苦涩味,致使饲料中应该比例受到限制。棕榈粕中甘露聚糖含量30-35%,甘露聚糖有较强的抗营养作用,能引起肠道免疫系统应激反应和能量利用障碍,若在饲料占比过高,则会造成稀便、采食量下降等问题。
2、目前,棕榈粕的代谢能和消化能主要来源于其所含有的脂肪成分,这与棕榈粕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非淀粉多糖有关,通过对棕榈粕进行发酵,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棕榈粕的可利用能量值,提高消化利用率。
3、米曲霉、黑曲霉可以分泌丰富的酶系,酶活非常高,适合在偏酸性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尤其是能够分泌高活性的蛋白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等,采用其对棕榈粕进行发酵,可以提高小肽类和还原糖的含量,降低非淀粉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4、现有棕榈粕发酵饲料制作过程中,不仅普遍存在菌株中酶活不高,而且会遭到高温高湿制粒等工序的破坏,发酵过程不彻底,导致饲料效果差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2、一种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其原料按质量份包括:复合棕榈粕预制料18-20份,米曲霉菌种0.01-0.02份,黑曲霉菌种0.01-0.02份,枯草芽孢杆菌种0.08-0
3、优选地,端羧基聚酰胺胺的代数为4.0-6.0代。
4、所用米曲霉的保藏编号为cicc 2053,使用豆粕、麸皮混合物,120℃加热灭菌30min,待冷却后加入适量水,使水分含量控制在50%左右,接种米曲霉,保持30-35℃培养48-96h,待菌丝停止生长即菌种制备完成。
5、所用黑曲霉的保藏编号为cicc 2041,使用豆粕、麸皮混合物,120℃加热灭菌30min,待冷却后加入适量水,使水分含量控制在50%左右,接种黑曲霉,保持30-35℃培养48-96h,待菌丝停止生长即菌种制备完成。
6、所用酵母菌种的保藏编号为cicc 1002,采用酵母菌培养基好氧发酵24±2h得到;酵母菌培养基包括:蛋白胨3.5±0.5g/l,酵母膏8±1g/l,葡萄糖4.5±0.5g/l,nacl 0.5g/l,好氧发酵过程中维持体系ph为7.0±0.5。
7、所用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icc 10023,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好氧发酵24±2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包括:牛肉膏2.5±0.5g/100g,蛋白胨2.5±0.5g/100g,红糖5±1g/100g,nacl 5±1g/100g,好氧发酵过程中维持体系ph为7.0±0.5。
8、所用植物乳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icc 22200,植物乳杆菌制剂采用植物乳杆菌培养基好氧发酵18±2h得到;植物乳杆菌培养基包括:大豆蛋白胨4±1g/100g,葡萄糖6±1g/100g,吐温80 0.10±0.05g/100g,柠檬酸二铵0.2±0.1g/100g,乙酸钠0.5±0.1g/100g,磷酸氢二钾0.2±0.1g/100g。
9、上述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s1、将棕榈粕粉碎至0.6-1.2mm,加入麦麸、玉米、稻壳粉混合均匀,高温蒸汽灭菌,冷却至室温,再次高温蒸汽灭菌,冷却至室温得到复合棕榈粕预制料;
11、s2、将米曲霉菌种、黑曲霉菌种、枯草芽孢杆菌种、酵母菌种、植物乳杆菌种、沸石粉、水混合,加入壳聚糖、羟丙基纤维素搅拌5-12min,造粒,冷冻干燥得到复合菌颗粒;
12、s3、将透明质酸加入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端羧基聚酰胺胺继续搅拌1-2h,喷洒至复合菌颗粒表面,热风干燥,加入复合棕榈粕预制料、水混合均匀送入发酵槽中,调节温度至30-35℃进行发酵,每2h翻堆一次,当体系ph值达3.5-4.5时停止发酵,调节温度至25-30℃厌氧发酵5-7天,造粒。
13、优选地,s1中,高温蒸汽灭菌温度为110-130℃。
14、优选地,s1中,第一次高温蒸汽灭菌时间为50-100min,第二次高温蒸汽灭菌时间为10-30min。
15、优选地,s3中,热风干燥温度为40-50℃,空气流速为0.6-1l/min。
16、优选地,s3中,发酵槽堆料高度为10-30cm。
17、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将棕榈仁粕原料粉碎至0.6-1.2mm,使棕榈仁粕中的甘露聚糖晶体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变得蓬松,甚至部分被破坏,然后在蓬松的棕榈仁粕粉与其他组分复配发酵,使棕榈仁粕中的有益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多种活性酶,对棕榈仁粕进行持续降解,使体系ph值下降,随后停止有氧发酵开始厌氧发酵,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首先将空间内氧气耗尽,形成厌氧空间,而植物乳杆菌在此时厌氧酸性环境中开始增殖,转化单糖生成乳酸,进一步降解棕榈仁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并能维持酸性环境,避免杂菌繁殖;同时有益菌在代谢过程中,其代谢产物中含有许多小肽、抗菌肽等有益物质,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
19、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黑曲霉、米曲霉、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菌种配伍,采用堆料发酵技术,经过多轮次的翻钯、发酵,制备获得一种以棕榈粕为主要原料的生物饲料,该方法发酵生产的棕榈粕生物饲料具有小肽和还原糖含量高的特点,而通过向棕榈粕中添加稻壳粉、麸皮、玉米,使物料更加的蓬松,利于霉菌的生长,增加淀粉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加速米曲、黑曲的生长,提高霉菌产酶量。
20、3、本专利技术采用米曲霉菌种、黑曲霉菌种、枯草芽孢杆菌种等复配并吸附在沸石粉上,经过壳聚糖、羟丙基纤维素复配包膜,对各菌种的缓释效果好,有效延缓菌种释放,增强发酵效果,但稳定性较差。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外层采用透明质酸、端羧基聚酰胺胺复配,并与壳聚糖、羟丙基纤维素结合,可有效抵抗制粒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压力和温度的破坏,并在贮藏环境中保持稳定,并可有效调节发酵效率。
21、4、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层包膜结构,不仅结构稳定,有效抵抗环境的破坏,提高生产稳定性,而且遇水形成凝胶,有效保护芯材,且经过通过对发酵菌株的选择,可有效提高生物发酵饲料的蛋白和活菌含量,降低ph值和发酵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能够提高动物免疫力,同时本专利技术可耐受高温的影响,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22、5、棕榈粕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非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甘露聚糖),棕榈粕比重大,物料致密,本专利技术加入麸皮、稻壳等廉价的填充物,提高物料的透气性,其中米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质量份包括:复合棕榈粕预制料18-20份,米曲霉菌种0.01-0.02份,黑曲霉菌种0.01-0.02份,枯草芽孢杆菌种0.08-0.1份,酵母菌种0.01-0.02份,植物乳杆菌种0.01-0.02份,沸石粉1-3份,壳聚糖1-2份,羟丙基纤维素1-2份,透明质酸1-2份,端羧基聚酰胺胺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端羧基聚酰胺胺的代数为4.0-6.0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沸石粉目数为150-200目,吸氨值≥150mg当量/100g。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高温蒸汽灭菌温度为110-1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第一次高温蒸汽灭菌时间为50-100min,第二次高温蒸汽灭菌时间为10-3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质量份包括:复合棕榈粕预制料18-20份,米曲霉菌种0.01-0.02份,黑曲霉菌种0.01-0.02份,枯草芽孢杆菌种0.08-0.1份,酵母菌种0.01-0.02份,植物乳杆菌种0.01-0.02份,沸石粉1-3份,壳聚糖1-2份,羟丙基纤维素1-2份,透明质酸1-2份,端羧基聚酰胺胺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端羧基聚酰胺胺的代数为4.0-6.0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棕榈粕发酵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沸石粉目数为150-200目,吸氨值≥150mg当量/100g。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胜,夏德军,刘艳玲,李娟,张厚冰,刘广丰,陆昊,李惠虹,吴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宝辉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