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559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5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目标零件在3D打印过程中单层切片的熔道尺寸,获得每一单层的变形量;将每一单层的变形量添加至切片轨迹模型,获得多个变形切片层;重构多个变形切片层,获得目标零件的三维变形模型。本申请通过将零件在3D打印过程中的熔道宽度与零件的形变量相映射,并且根据打印的特性将变形分解到每一个切片层的三轴方向,通过获取打印中实时的熔道宽度变化情况,可将其转化为零件形变并添加到切片轨迹模型中,由于变形是分解至每一个切片层,因此最终需要将添加了变形信息的切片层再进行重构,即可得到变形后零件的可视化三维模型,实现了零件整体变形量的展示,以此可进一步提升对3D打印中变形量的预测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增材制造,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1、激光送粉3d打印技术具有沉积量大、周期短、成本低、柔性高的制造特点,在大尺寸复杂零件的快速研制上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对于激光送粉3d打印大尺寸零件而言,其变形量大、热应力大,极易造成零件余量不足、开裂等问题存在,若要稳定成形,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对已成形零件进行退火处理,及时消除零件的应力,防止因应力过大造成开裂及过大的变形,而合适的时间一般由工艺技术人员的经验决定,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激光送粉3d打印大尺寸零件变形的预测与控制是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2、激光送粉3d打印零件变形预测目前均采用仿真技术进行变形量评估,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激光送粉3d打印仿真技术成熟度较低、外部影响因素大、基板及压块变形不可控等原因,采用对零件最终状态进行尺寸测量,进行变形量的计算,忽略了对过程变形量的展示,无法实现对变形量的预测与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零件在3D打印过程中单层切片的熔道尺寸,获得每一单层的变形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零件在3D打印过程中单层切片的填充区域的熔道尺寸,获得每一单层的Z向变形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零件在3D打印过程中单层切片的外轮廓区域的熔道尺寸,获得每一单层的X向变形量、Y向变形量以及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零件在3d打印过程中单层切片的熔道尺寸,获得每一单层的变形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零件在3d打印过程中单层切片的填充区域的熔道尺寸,获得每一单层的z向变形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零件在3d打印过程中单层切片的外轮廓区域的熔道尺寸,获得每一单层的x向变形量、y向变形量以及所述z向变形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变形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坪川易涛杨东沈良恺陈勇孟亚南方欣宋祥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