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552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包括输出轴、发动机、前排行星机构、后排行星机构、发电机和驱动电机,前排行星机构包括前排太阳轮、前排行星架和前排内齿圈,后排行星机构包括后排太阳轮、后排行星架和后排内齿圈,所述发动机通过扭转振动减振器和单向离合器与所述前排行星架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前排太阳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前排内齿圈和所述后排行星架连接,所述后排内齿圈通过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后排行星架通过第二离合器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后排太阳轮为固定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简单,传递路线清晰,可以实现纯电工况两档驱动,同时可以实现混合动力ECVT形式驱动,可以降低整车油耗同时提高车辆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速箱,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在法规要求下,汽车对于油耗要求越来越严苛。现在各大主机厂都在大力开发混合动力变速箱以适应严苛的油耗要求以及解决消费者对纯电汽车续航里程的焦虑。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混合动力技术方案应运而生,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盛荣。由此混合动力系统专利也越来越多。

2、现有混合动力结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基于平行轴结构开发的混合动力系统,典型的机构如本田i-mmd,比亚迪dmi,长城柠檬混动系统,奇瑞鲲鹏混动系统等。另一种是基于行星齿轮机构开发的混合动力系统,典型的结构如丰田ths,吉利雷神混动系统等。

3、在当前背景下,急需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以降低整车油耗,同时解决消费者对纯电续航里程的焦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目的是降低整车油耗同时解决消费者对纯电续航里程的焦虑。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合动力系统,包括输出轴、发动机、前排行星机构、后排行星机构、发电机和驱动电机,前排行星机构包括前排太阳轮、前排行星架和前排内齿圈,后排行星机构包括后排太阳轮、后排行星架和后排内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通过扭转振动减振器和单向离合器与所述前排行星架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前排太阳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前排内齿圈和所述后排行星架连接,所述后排内齿圈通过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后排行星架通过第二离合器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后排太阳轮为固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为双质量飞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动力系统,包括输出轴、发动机、前排行星机构、后排行星机构、发电机和驱动电机,前排行星机构包括前排太阳轮、前排行星架和前排内齿圈,后排行星机构包括后排太阳轮、后排行星架和后排内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通过扭转振动减振器和单向离合器与所述前排行星架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前排太阳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前排内齿圈和所述后排行星架连接,所述后排内齿圈通过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后排行星架通过第二离合器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后排太阳轮为固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为双质量飞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器位于变速箱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张化东
申请(专利权)人:吉孚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