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倾角及自动抛弃的水下航行器附加机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34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倾角及自动抛弃的水下航行器附加机翼,包括驱动装置、转接套、机身壳体、连接轴、钢珠、蝶形弹簧、轴承、螺母及机翼,连接轴及转接套布置于连接套内部,通过蝶形弹簧实现连接轴及转接套的轴向张紧,通过轴孔配合实现径向定位,通过壳体内驱动装置实现连接轴及转接套周向限位;在驱动装置的旋转作用力带动下,转动连接轴,通过连接轴与转接套配合的方形面,带动转接套旋转;转接套通过其上的滚珠凹槽,带动滚珠于连接套内凹槽内旋转,转接套通过连接螺钉,带动机翼绕航行器径向方向旋转。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占用体积小;抛弃后,结构整体无额外凸出物;靠蝶形弹簧压缩实现抛弃推力,推力更大;依靠滚珠剪切力实现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设备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倾角及自动抛弃的水下航行器附加机翼


技术介绍

1、水下航行器平台作为搭载海洋探测信息传感器的节点,其航程往往受制于其自带能源,传统依靠螺旋桨及舵驱动的水下航行器其动力强,移动速度快,机动灵活,但其航程较短;搭载滑翔翼的水下航行器航程长,但其速度慢,机动性差。

2、现阶段带机翼的水下航行器主要为深海滑翔机,其机翼固定方式分为:固定安装式、抛弃式两种形式,以固定式机翼为主;如专利cn 107914845a为例,其特点是机翼通过与航行器本体固定连接,不可拆卸;

3、以抛弃式机翼为例,专利cn 110641663 a为可抛弃式机翼,该机翼依靠丝杆螺母副旋转推动将机翼沿航行器径向方向推力,整套机构与航行器长度相同且只能实现释放一个动作,无法调节机器倾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面向水下航行器的航程提升需求,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滑翔的变倾角可抛弃式水下航行器附加机翼及工作方法,在巡航探测时可依靠机翼滑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倾角及自动抛弃的水下航行器附加机翼,其特征在于:利用滚珠锁原理,包括驱动装置、机身壳体、转接套、连接基座、连接轴、连接套、机翼、碟形弹簧、滚珠、轴承及螺母;所述连接套与机身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与转接套依靠转接套上的滚珠凹槽固定于连接套上的球形槽道弧面内并通过碟形弹簧张紧;在旋转至一定角度时,转接套连带滚珠转动到槽道出口处,滚珠及连接套在碟形弹簧推力作用下实现机翼抛弃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倾角及自动抛弃的水下航行器附加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与机身壳体通过螺母连接并固定,连接套内部容纳有连接轴、转接套及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倾角及自动抛弃的水下航行器附加机翼,其特征在于:利用滚珠锁原理,包括驱动装置、机身壳体、转接套、连接基座、连接轴、连接套、机翼、碟形弹簧、滚珠、轴承及螺母;所述连接套与机身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与转接套依靠转接套上的滚珠凹槽固定于连接套上的球形槽道弧面内并通过碟形弹簧张紧;在旋转至一定角度时,转接套连带滚珠转动到槽道出口处,滚珠及连接套在碟形弹簧推力作用下实现机翼抛弃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倾角及自动抛弃的水下航行器附加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与机身壳体通过螺母连接并固定,连接套内部容纳有连接轴、转接套及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倾角及自动抛弃的水下航行器附加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与转接套之间通过蝶形弹簧轴向张紧,使转接套在蝶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国吴哲王韬羊云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