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及能量选择表面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及能量选择表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89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及能量选择表面,解决了电子设备对外来电磁波频率和能量进行选择的问题,该结构包括了两层贴片层和筛选层,层与层之间有介质基板作为支撑;其中两层贴片层采用相同的构造,两层表面焊接有PIN二极管,PIN二极管跨接在金属探针与贴片层之间,金属探针与贴片层良好点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用性好,其层与层之间的支撑并不局限于特定形式,可以广泛应用于既需要带通又需要控制透过电磁波能量阈值的电磁防护需求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选择表面,具体涉及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及能量选择表面


技术介绍

1、随着人工电磁脉冲武器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所面临的电磁脉冲的威胁也越来越大。针对电磁脉冲不同耦合途径进行电磁防护,是装备发展的重要需求,国内外诸多企业或机构已提出多种不同的电磁防护方案或产品,包括基于传输线的半导体限幅器、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能量/频率选择表面等。能量选择表面能在不同强度电磁波辐照下表面阻抗产生变化,表现出对强场衰减、对弱场透波的功能,可加载在天线处,实现对强电磁脉冲武器的自适应防护,并且可以与频率选择表面、平面天线等其他平面结构进行协同设计,实现功能集成。比如通过增加频率选择表面的滤波功能,削弱透射波带外频率分量,延长其上升沿,进一步降低耦合进射频系统的能量。

2、现有的带通结构设计方案较多,通常是辐射与滤波结合的结构(基于天线-滤波器-天线的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结构,专利申请号:cn202011471791.8),该形式的带通对入射电磁波的极化敏感,且无法针对能量阈值控制带通的开关。对于能量选择表面,通常是在单层结构上加载pin二极管,实现对低通滤波的开关功能(基于能量选择表面的车载毫米波雷达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专利申请号:cn202111365314.8),该形式仅能实现能量阈值的开关功能,对频率的选择特性不强,没有带通效果。目前,将能量阈值选择和带通功能集成到一起的结构未见有公开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能量选择与带通选择难以集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实现针对入射波能量阈值开关滤波带通的功能。

2、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包括金属层、金属探针、介质支撑和pin二极管,

3、所述的金属层包括筛选层和两层贴片层,筛选层位于两层贴片层中间并通过介质支撑分隔,通过介质支撑固定两层的间距;

4、所述筛选层上设有耦合缝,获得对入射波极化不敏感的带通筛选特性;

5、所述金属探针穿过筛选层,并与筛选层电连接;同时金属探针两端与pin二极管一端连接,pin二极管另一端接在贴片层边缘的金属箔上,用于对带通的开关控制。

6、进一步地,所述耦合缝包括4个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4个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呈二维镜像对称排列,刻蚀在筛选层的金属箔上,以获得对入射波极化不敏感的带通筛选特性。

7、进一步地,所述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包括3个直角、2个短臂和2个长臂,2个长臂组成的直角靠近筛选层中心点。

8、进一步地,所述长臂与短臂的长度比例为4:1。

9、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探针为4个,呈二维镜像对称排列,且对称的金属探针的连线与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的一边平行。

10、进一步地,所述筛选层和两层贴片层的采用相同的二维镜像对称金属箔结构,在需求电磁波通过的频段可以获得良好的透射性能。

11、进一步地,所述筛选层和两层贴片层为方形。

12、进一步地,所述贴片层边长为17mm,金属探针距离贴片层边缘0.5mm,介质支撑的介电常数为2.55,厚度为1.5mm;所述筛选层边长是23mm,所述贴片层和筛选层的厚度为0.035mm。

13、进一步地,所述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长臂为4mm,短臂为1mm,缝隙宽度为0.5mm。

14、进一步地,所述pin二极管的两端分别跨接在金属探针和金属箔上,根据入射电磁波的阈值选择合适的型号,实现对带通的开关控制。

15、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由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进行阵列组合得到。

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方法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结构通过pin二极管与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的结合,解决了面对高功率入射电磁波的带通的开关功能;2、本专利技术中的贴片层、筛选层和贴片层采用二维镜像对称结构,具有对入射电磁波极化不敏感的特性;3、本专利技术中筛选层的耦合缝采用紧密自耦合的镜像对称缝隙,具有对入射电磁波入射角度稳定的特性。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包括金属层、金属探针、介质支撑和PIN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缝包括4个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4个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呈二维镜像对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包括3个直角、2个短臂和2个长臂,2个长臂组成的直角靠近筛选层中心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与短臂的长度比例为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针为4个,呈二维镜像对称排列,且对称的金属探针的连线与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的一边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层和两层贴片层的形状满足二维镜像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层和两层贴片层为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层边长为17mm,金属探针距离贴片层边缘0.5mm,介质支撑的介电常数为2.55,厚度为1.5mm;所述筛选层边长是23mm,所述贴片层和筛选层的厚度为0.03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长臂为4mm,短臂为1mm,缝隙宽度为0.5mm。

10.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进行阵列组合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包括金属层、金属探针、介质支撑和pin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缝包括4个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4个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呈二维镜像对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包括3个直角、2个短臂和2个长臂,2个长臂组成的直角靠近筛选层中心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与短臂的长度比例为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通型能量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针为4个,呈二维镜像对称排列,且对称的金属探针的连线与三段直角弯折耦合缝的一边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东史苏阳王健任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