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52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0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及车辆,其包括:倾斜装置,所述倾斜装置的倾斜端连接有支撑盖板和卷帘装置,所述卷帘装置沿车身长度方向位于所述支撑盖板的前方,所述卷帘装置的卷帘端用于与后排座椅连接;所述倾斜装置可驱动自身倾斜端运动以使所述支撑盖板和所述卷帘装置沿车身长度方向倾斜。当后排座椅前后移动或前后转动时,会带动卷帘装置进行放卷或收卷,对后排座椅的靠背与支撑盖板之间的动态间隙进行遮蔽;当后排座椅向前进行放倒时,倾斜装置可以驱动支撑盖板和卷帘装置随之倾斜,可以实现消除后排座椅的靠背与支撑盖板之间的角度差和台阶。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靠背与行李空间盖的前缘之间存在或宽或窄的间隙,存在入侵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座椅间隙覆盖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乘员对汽车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功能要求也在不断丰富,在注重安全的同时,还对车内使用的便捷性、体感的舒适性和空间的私密性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因而在汽车设计的发展中,尤其是座椅的设计要在人性化使用上不断寻求突破,既要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还要满足乘员使用的便捷性和个性化要求。

2、相关技术中,特别是混合构造类型车辆,如多用途车辆(mpv)、越野车辆、运动型多功能车辆、运动活动车辆等,通常具有可移动的和/或可折叠的后排座椅,以便能够增加行李空间。此外,这些车辆往往具有行李空间盖,当在行驶方向上观察时,行李空间盖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后排座椅的最后部位置,邻近后排后排座椅的后侧。在这种情况中,根据后排后排座椅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位置,靠背与行李空间盖的前缘之间存在或宽或窄的间隙。这就有侵入保护的理由,需要能够以不可穿过的方式来封闭这个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及车辆,可以对后排座椅的靠背与支撑盖板之间的动态间隙进行遮蔽,可以实现消除后排座椅的靠背与支撑盖板之间的角度差和台阶。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靠背与行李空间盖的前缘之间存在或宽或窄的间隙。存在入侵风险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包括:

3、倾斜装置,所述倾斜装置的倾斜端连接有支撑盖板和卷帘装置,沿车身长度方向,所述卷帘装置位于所述支撑盖板的前方,所述卷帘装置的卷帘端用于与后排座椅连接;

4、所述倾斜装置可驱动自身倾斜端运动以使所述支撑盖板和所述卷帘装置沿车身长度方向倾斜。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装置包括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底板安装有两个电动升降螺杆,两个所述电动升降螺杆沿车身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两个所述电动升降螺杆铰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缺口,两个所述安装缺口用于嵌入搁置所述支撑盖板;

6、所述卷帘装置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条之间。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卷帘装置包括:

8、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固定于所述倾斜装置,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安装卷帘轴,所述卷帘轴的外壁套设有卷帘布,且所述卷帘轴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弹力趋于拉动所述卷帘布收卷;

9、所述安装壳体开设有出入口,所述卷帘布的起端贯穿所述出入口,且所述卷帘布的起端用于与后排座椅连接。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入口的两端固定有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沿车身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1、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用于使所述卷帘布位于所述出入口的路径大致呈s形。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均为弹性体。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的顶面前端设置有粗糙层。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导向结构至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的间隔方向,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的顶面呈爬升设置。

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入口的两端均设置有内翻边,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套设于第一个所述内翻边,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套设于第一个所述内翻边。

1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以上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

17、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还包括:

18、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有角位移传感器,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

19、控制器,当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监测所述后排座椅的靠背放倒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倾斜装置驱动自身倾斜端运动以使所述支撑盖板和所述卷帘装置沿车身长度方向倾斜,直至所述支撑盖板与所述后排座椅齐平。

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1、当后排座椅前后移动或前后转动时,会带动卷帘装置进行放卷或收卷,对后排座椅的靠背与支撑盖板之间的动态间隙进行遮蔽;当后排座椅向前进行放倒时,倾斜装置可以驱动支撑盖板和卷帘装置随之倾斜,可以实现消除后排座椅的靠背与支撑盖板之间的角度差和台阶。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靠背与行李空间盖的前缘之间存在或宽或窄的间隙,存在入侵风险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间隙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全于来水涂传兆周厚楼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