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及空气弹簧内压荷载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1、列车空气弹簧是列车悬挂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列车的行驶安全和乘坐舒适性。空气弹簧装配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载荷内压试验等;该检测主要目的是确保空气弹簧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性能稳定。
2、目前,空气弹簧的装配质量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组装完成的空气弹簧放置在空气弹簧试验台上;试验台通过充气设备向空气弹簧充气,以检测空簧气压与载荷的关系;在充气到设定的极限内压后,试验台会对空气弹簧进行保压。
3、在这些检测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和缺陷。首先,人工检测效率低下,需要工人在高压状态下靠近空气弹簧进行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人工检测的精度较低,容易产生检测误差,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在极限内压状态下,空气弹簧内部压力很大,不合格的空气弹簧有爆炸的风险,因此检测过程中需要通过隔离围栏进行防护,增加了操作难度和检测成本。
4、现有的检测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智能化和高效生产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亟需改进,以提高空气弹簧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和检测精度,确保空气弹簧装配质量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及空气弹簧内压荷载测试方法,解决空气弹簧内压荷载检测充气过程自动化水平低、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承载底座组成包括:安装座,安装在试验台底座上;力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座上,与底板接触,用于检测空气弹簧在加载过程中施加在底板上的力,以得到空气弹簧加载过程中的载荷数据;力传感器共有n(n≥3)个,沿底板中心圆周均匀分布;底板,安装在力传感器上,具有与回转接头配合的孔结构,底板的孔结构连通下进气口,回转接头通过回转接头固定座安装在安装座上;回转驱动,安装在底板上;承载座,安装在回转驱动上,并可绕回转驱动的中心旋转,承载座上设置下进气口;回转接头,与下进气口相连,通过下进气口向空气弹簧充气。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载横梁组成包括:加载横梁,与框架连接,与加载丝杠的丝母相连,在加载丝杠的驱动下沿加载丝杠上下移动;回转电机,安装在加载横梁上;回转齿轮,与回转电机输出轴连接;外齿圈回转驱动,与回转齿轮啮合;上压盘,安装在外齿圈回转驱动上,上压盘上设有上进气口,上进气口与空气弹簧的上进气柱位置相对应。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定位装置,与承载底座组成相对应设置,包括:定位装置安装座,安装在试验台底座上;定位气缸,安装在定位装置安装座上;导杆,其一端与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另一端穿过导套座和导套座上的导套连接定位轮;导套,安装在导套座上;导套座,安装在定位装置安装座上;定位轮,安装在导杆的另一端;定位轮与承载座上的定位口相匹配。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承载座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定位口。
7、参见图6,两个定位口39的夹角为a。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加载电机转动,通过加载丝杠带动加载横梁组成向下运动到设定高度;控制定位气缸伸长,以使得定位轮与承载座的定位口契合;控制加载横梁组成的上进气口和承载底座组成的下进气口向空气弹簧充气;接收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生成内压-载荷曲线,并与设定的标准内压-载荷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空气弹簧的内压荷载测试合格或不合格。
9、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弹簧内压荷载测试方法,应用上述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空气弹簧放置在空气弹簧试验装置的承载底座上;控制加载电机驱动同步带轮及同步带转动,带动加载丝杠转动,使加载横梁组成向下移动,直至空气弹簧的上进气柱进入上压盘的上进气孔内;通过空气弹簧试验装置对空气弹簧进行充气,充气至设定的极限内压,并保持该压力;在充气及保压过程中,读取承载底座上的力传感器值,并对传感器力值进行处理后,获取空气弹簧的载荷值输出;生成内压-载荷曲线,并与设定的标准内压-载荷曲线进行比较,若二者差值在设定范围内,则确定空气弹簧的内压载荷试验合格,否则确定为不合格。
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将空气弹簧放置在承载底座上,启动加载电机,驱动同步带和加载丝杠,带动加载横梁向下移动;当加载横梁移动到空气弹簧上方并与上进气口连接时,通过上、下进气口对空气弹簧充气,达到设定的极限内压并保持该压力;此时,力传感器检测加载过程中空气弹簧施加的力,生成载荷数据;生成内压-载荷曲线,并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自动判断空气弹簧的检测结果是否合格,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中自动化水平低、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承载底座组成(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加载横梁组成(4)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12),与承载底座组成(3)相对应设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承载座(38)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定位口(39)。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被配置为:
7.一种空气弹簧内压荷载测试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承载底座组成(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加载横梁组成(4)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空气弹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12),与承载底座组成(3)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东,庄军,曹晓明,孙克帅,班赟,刘希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