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刀组件转运装置、烘缸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069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刮刀组件转运装置和烘缸设备,刮刀组件转运装置包括:导向部件和用于承载刮刀组件的驱动部件;导向部件可放置在下排烘缸与机架立柱之间,导向部件的一侧与下排烘缸抵接,另一侧与机架立柱抵接;驱动部件的两侧设有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第一驱动轮与下排烘缸接触并可沿下排烘缸的缸面移动,第二驱动轮与导向部件接触并可沿导向部件移动;导向部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驱动轮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沿第二驱动轮的轴向卡接。本技术所提供的装置,操作简单、快捷,操作人员不接触高温的下排烘缸,避免烫伤,刮刀组件也不接触下排烘缸,不会对下排烘缸的缸面造成损伤,进而避免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造纸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刮刀组件转运装置和烘缸设备。


技术介绍

1、在造纸烘缸的使用过程中,一般会配套刮刀组件,利用刮刀组件能及时清除黏附在烘缸表面上的细小纤维、胶料及废纸浆带入的黏性物质,保持烘缸表面的清洁,保证烘缸高效传递热能,提高纸幅干燥效率,减少纸幅水分偏差,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蒸汽消耗节约成本;同时在断纸和引纸时防止纸幅缠绕烘缸,造成干网及其他设备损坏。

2、现有技术中,刮刀组件包括刮刀片和刮刀架,刮刀片常用碳纤维材质加工而成;刮刀架包括刀梁、刮刀夹具、加压装置和摆动装置,为保证足够的刚度,刀梁一般为钢板箱式焊接而成,抗挠度变形。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刀梁重量较大,特别是重力式刮刀,以5600幅宽纸机为例,刀梁重量在850-950kg,单纯靠人力很难搬动。并且,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烘缸布局紧凑,刮刀组件的安装空间狭小,拆装麻烦,在拆装刮刀组件的过程中容易损伤烘缸表面。

4、因此,如何提高刮刀组件的拆装便捷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刮刀组件转运装置,应用于烘缸设备上,所述烘缸设备包括上排烘缸(4)、下排烘缸(6)和机架立柱(3),刮刀组件(5)安装在所述上排烘缸(4)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部件(2)和用于承载所述刮刀组件(5)的驱动部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刀组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2)包括支撑主体(21)和限位件(22),所述支撑主体(21)位于所述下排烘缸(6)与所述机架立柱(3)之间,且所述支撑主体(21)和所述限位件(22)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下排烘缸(6)的轴向,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件(22)上,所述第二驱动轮(12)可沿所述限位件(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刀组件转运装置,应用于烘缸设备上,所述烘缸设备包括上排烘缸(4)、下排烘缸(6)和机架立柱(3),刮刀组件(5)安装在所述上排烘缸(4)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部件(2)和用于承载所述刮刀组件(5)的驱动部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刀组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2)包括支撑主体(21)和限位件(22),所述支撑主体(21)位于所述下排烘缸(6)与所述机架立柱(3)之间,且所述支撑主体(21)和所述限位件(22)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下排烘缸(6)的轴向,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件(22)上,所述第二驱动轮(12)可沿所述限位件(22)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刀组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21)呈圆筒状;和/或,所述支撑主体(21)为无缝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刀组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2)固设于所述导向部件(2)的上部,所述限位件(22)的上部设有凸起以构成所述第一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刮刀组件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峰刘孟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石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