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406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雷达辅助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基座、底板、两个臂板以及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两个臂板,其竖向对称设置于底板上,两个臂板之间用于安装雷达;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底板转动;第二驱动装置与蜗杆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雷达安装于两个臂板之间,两侧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件与枢轴连接,实现雷达垂直方向的转动,同时将雷达通过底板安装于基座,并且于基座转动连接,从而实现支撑雷达完成俯仰扇扫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辅助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


技术介绍

1、便携式雷达具有快速架设撤收、快速转移、轻便快捷、探测距离远、定位精确、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对于时刻掌握战场局部信息动态起着重要作用,是现代战场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侦察装备。

2、对于便携式雷达探测系统而言,结构须满足轻量化、简单可靠、快速架设撤收的要求。现有的便携式雷达伺服转台以单兵一维方位转台为主,雷达与天线的连接具备快拆功能,而传统方位、俯仰两维运动的雷达系统转台多为天线、转台一体设计,不满足快速拆装、快速转移和便携的要求,因此设计一种可实现快速架设和撤收、便于携带的两维雷达伺服转台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便携式雷达伺服转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便携式雷达的快速架设及撤收,且可实现雷达方位360°周扫和俯仰100°扇扫。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包括:

3、基座,其底部设有用于安装三脚架的接口;

4、底板,其水平设置于所述基座顶部,所述底板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5、两个臂板,其竖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臂板之间用于安装雷达;

6、两个所述臂板的端部横向均穿设有枢轴,每个所述枢轴与对应的所述臂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枢轴相对的一端均设有用于连接雷达的第一连接件;

7、其中,一所述枢轴位于所述臂板内的部分处套设有涡轮,且所述臂板内设有与所述涡轮连接的蜗杆;

8、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用于驱动所述底板转动;

9、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臂板内,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基座为圆筒结构,其底部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与三脚架适配的快拆快装接口;其顶部安装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支撑盘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包括:

12、中心轴,竖向设置于所述支撑盘上,且贯穿所述支撑盘,所述中心轴与所述支撑盘共轴线;

13、方位轴承,其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位于所述支撑盘以上的部分处;

14、大齿轮,其套设于所述方位轴承上;

15、所述大齿轮顶部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二连接件进行连接;

16、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大齿轮传动连接,驱动所述大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所述底板转动。

17、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

18、第一电机,其设置于所述基座内;

19、第一减速器,其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盘上,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套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

20、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器驱动小齿轮转动,带动大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底板转动。

21、优选的,所述支撑盘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减速器的孔体,所述第一减速器通过套设的偏心安装盘安装于孔体上;通过转动偏心安装盘,可调整大齿轮与小齿轮的中心距。

22、优选的,所述臂板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涡轮、蜗杆以及第二驱动装置的空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23、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臂板内;

24、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蜗杆通过第二减速器传动连接。

25、优选的,还包括轴向锁紧装置;

26、所述轴向锁紧装置包括弹簧销、梯形丝杆、限位凸轮、手轮;

27、所述梯形丝杆贯穿于一所述枢轴,该梯形丝杆延伸至所述臂板外设有手轮;所述限位凸轮连接于该枢轴的端部;

28、所述弹簧销通过螺纹连接于另一所述枢轴内;

29、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导槽式结构,雷达两侧设置有安装块,每个安装块插接于对应的导槽式的第一连接件内进行连接;其中,每个安装块为t型止挡结构;

30、雷达架设于两个第一连接件之间后,通过旋转手轮,梯形丝杆沿枢轴的轴线方向直线运动,梯形丝杆头部插入雷达左侧安装块半球形凹槽推动雷达沿轴向方向直线移动,当雷达移动到弹簧销头部插入雷达右侧安装块半球形凹槽时,则对雷达架设后的轴向锁紧以防止雷达掉落和轴向移动。

31、优选的,所述臂板设置有梯形丝杆的外侧处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设有两个限位开关,两个限位开关通过对枢轴进行0°~90°的电气限位。

32、优选的,所述底板与两个臂板形成u型臂,所述底板的底部上位于所述基座周围盖设有底盖。

33、优选的,还包括手摇装置,所述手摇装置包括轴关节和手动转轴;

34、所述轴关节与蜗杆通过键连接;手动转轴和轴关节串行连接;所述手动转轴延伸至所述臂板外形成手动操作端。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本专利技术将雷达安装于两个臂板之间,两侧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件与枢轴连接,实现雷达垂直方向的转动,同时将雷达通过底板安装于基座1,并且于基座转动连接,从而实现支撑雷达完成俯仰扇扫功能。

37、本专利技术转台系统结构设计紧凑合理,通过轻小型化设计、子系统分体式设计使整个雷达探测系统单体重量均不超过30kg,单人即可实现子系统的携带,满足了快速转移,轻快便捷的应用要求。

38、本专利技术第二驱动部分采用单头蜗轮蜗杆,能够实现任意位置机构断电自锁,防止了户外应用条件下由于风载而导致的雷达随意旋转,保护设备与人员安全。

39、本专利技术将雷达架设于两个第一连接件之间后,通过旋转手轮,梯形丝杆18沿枢轴的轴线方向直线运动,梯形丝杆头部插入雷达左侧安装块半球形凹槽推动雷达沿轴向方向直线移动,当雷达移动到弹簧销头部插入雷达右侧安装块半球形凹槽时,则对雷达架设后的轴向锁紧以防止雷达掉落和轴向移动。

40、本专利技术通过俯仰轴末端导槽式设计和雷达左安装块的末端止挡设计,实现了雷达的防差错安装,提高了雷达安装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通过梯形螺纹传动、半球形头部及半球形凹槽配合、弹簧销止挡设计实现了雷达安装的轴向锁紧及固定,安装方式简单快速、便捷可靠,雷达撤收时仅需旋转手轮缩回梯形丝杆便可快速拆除雷达,通过以上设计很好地解决了雷达系统快速架设和撤收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为圆筒结构,其底部安装有底盘(5),所述底盘(5)上设置有与三脚架适配的快拆快装接口;其顶部安装有支撑盘(3),所述支撑盘(3)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3)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减速器(12)的孔体,所述第一减速器(12)通过套设的偏心安装盘(6)安装于孔体上;通过转动偏心安装盘(6),可调整大齿轮(8)与小齿轮(7)的中心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板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涡轮(16)、蜗杆(31)以及第二驱动装置的空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p>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向锁紧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板设置有梯形丝杆(18)的外侧处设置有法兰(20),所述法兰(20)上设有两个限位开关(36),两个限位开关(36)通过对枢轴进行0°~90°的电气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两个臂板形成U型臂(4),所述底板的底部上位于所述基座(1)周围盖设有底盖(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摇装置,所述手摇装置包括轴关节(33)和手动转轴(2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为圆筒结构,其底部安装有底盘(5),所述底盘(5)上设置有与三脚架适配的快拆快装接口;其顶部安装有支撑盘(3),所述支撑盘(3)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3)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差错的便携式两轴回转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减速器(12)的孔体,所述第一减速器(12)通过套设的偏心安装盘(6)安装于孔体上;通过转动偏心安装盘(6),可调整大齿轮(8)与小齿轮(7)的中心距。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虎刘子阳高李潇远张文博陈立平王轩茅德旺曹彤王瑶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