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络纺粒子竹节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86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格独特多样、同时具有上述三种纱的优点、并能用于高档纺织面料的赛络纺粒子竹节纱,包括:间隔缠绕加捻在一起的两股须条,纱线上还间隔设置有凸起的竹节段,在竹节段上还设置有粒子段。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赛络纺粒子竹节纱同时具有赛络纺纱、粒子纱和竹节纱的优点,即(1)赛络纺纱两根粗纱须条可以是不同纤维,也可以是相同的纤维或是两根相同混纺比例的纤维,用这种纱织成的织物经单染一种纤维或两种纤维用不同的颜色双染,织物可呈现一种丰满活泼的风格,立体感较强,而且外表光洁、平滑、毛羽少;(2)具有布面点状和段状立体感强,风格特别,个性化强,可以在许多高档纺织品中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赛络纺粒子竹节纱
技术介绍
赛络纺纱线的生产方法是将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平行喂入细纱机同一牵伸 区,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两根单纱须条,两根单纱须条上各有少量捻回,最终汇合在一起, 进一步加捻成类似股线的赛络纱。在赛络纺纱线结构中,成纱与单股均有一定的捻度,因 此,赛络纺成纱过程中实际上进行了两次加捻,纺出的纱与普通纱效果不一样,其单纱与成 纱具有相同的加捻效果,而纱线外表光洁、平滑、毛羽少,虽然是单纱,但有股线的效果,可 部分取代股线,因而耐磨性好。粒子纱又称结子纱,是纱疵名称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可以利用粒子纱装置 生产粒子纱,其纺纱原理是使细纱机中皮棍水平位移,活套在中皮辊上皮圈与套在中罗拉 下皮圈产生搓捻,上、下皮圈上有一特殊装置,搓捻使须条产生粒子,粒子大小由中皮辊 水平位移量来控制。竹节纱也是纱疵名称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可以利用改变细纱机罗拉速度的方式 生产竹节纱,其纺纱原理是由竹节发生装置瞬间改变细纱机输入或输出罗拉的速度,即增 大喂入量或减少输出量,使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变小,从而产生竹节。竹节的粗度,由罗拉 的速度变化量来控制;竹节的长度,根据变化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赛络纺粒子竹节纱,包括:间隔缠绕加捻在一起的两股须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上还间隔设置有凸起的竹节段,在竹节段上还设置有粒子段。

【技术特征摘要】
赛络纺粒子竹节纱,包括间隔缠绕加捻在一起的两股须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金苗方乐章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天一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