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回力结构。
技术介绍
1、乘用车的后排座椅为3个,为了提高座椅舒适性,后排中间座椅需要设计为可以翻转的扶手,当后排中间位置没有乘客时,可以将扶手放下,从而获得两个舒适性更高的后排座椅,使得乘客具有更好的乘座体验。
2、在扶手放下的过程中,由于扶手重量大,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当有小孩误操作打开扶手时,容易对小孩造成伤害。现有的后排大扶手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一般在扶手骨架上安装塑料件,通过塑料件与金属转轴的摩擦来产生阻尼实现缓降,但是效果差,长时间使用会导致阻尼力下降,且塑料件受温度影响阻尼力波动较大。也有使用封装结构的阻尼器,但是成本较高,骨架设计空间布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回力结构,其阻尼力值稳定,不受温度影响,成本低,结构布置方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回力结构,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扶手连接支架、固定于两扶手连接支架之间的中间联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回力结构,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扶手连接支架(14)、固定于两扶手连接支架(14)之间的中间联动轴(13)和转动连接于中间联动轴(13)上的扶手框架(15),以及固设于扶手框架(15)底端的下连接板(16),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4)固定在座椅靠背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在中间联动轴(13)上的双扭弹簧(17),所述中间联动轴(13)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中固设有扭簧固定销(18),所述双扭弹簧(17)的两端端头卡接于下连接板(16)上,双扭弹簧(17)的中间部分抵接限位于扭簧固定销(18)上,当扶手框架(15)向前翻转时,所述双扭弹簧(17)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回力结构,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扶手连接支架(14)、固定于两扶手连接支架(14)之间的中间联动轴(13)和转动连接于中间联动轴(13)上的扶手框架(15),以及固设于扶手框架(15)底端的下连接板(16),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4)固定在座椅靠背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在中间联动轴(13)上的双扭弹簧(17),所述中间联动轴(13)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中固设有扭簧固定销(18),所述双扭弹簧(17)的两端端头卡接于下连接板(16)上,双扭弹簧(17)的中间部分抵接限位于扭簧固定销(18)上,当扶手框架(15)向前翻转时,所述双扭弹簧(17)具有驱动扶手框架(15)向后翻转的扭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回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板(16)上设置有两侧向开口的弯钩状卡槽(161),两所述弯钩状卡槽(161)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双扭弹簧(17)的两端端头一一卡接于两弯钩状卡槽(161)的最内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回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固定销(18)由前向后固定于中间联动轴(13)上,所述双扭弹簧(17)的中间部分呈u形,且开口向上挂接在双扭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斌,白雪峰,张余华,岳则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