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纸盒,具体涉及一种纸盒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纸包装行业日新月异的革新,普通的纸包装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需要纸包装在结构创新、包装便捷、美观大方等方面进行革新。
2、目前市场上的包装纸盒主要为0201平口箱,0201平口箱暂没有免胶纸结构,需要大量的胶纸进行封箱,其次,0201平口箱,没有防拆结构,即使在运输过程中被拆开后只需要重新使用胶纸进行封箱即无法被用户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纸盒结构。
2、为满足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纸盒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上板、第二上板、第三上板、第四上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第三下板、第四下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依次首尾相连接,以围合形成呈方体状的容置腔;所述第一上板和所述第一下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所述第二上板和所述第二下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所述第三上板和所述第三下板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所述第四上板和所述第四下板分别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
4、其中,所述第二上板和所述第四上板盖设在所述容置腔的上端开口;所述第一上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胶纸,所述第三上板背离所述第三侧板的边缘设置第二胶纸,所述第三上板与所述第二胶纸之间设置有易撕线;所述第一上板和所述第三
5、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粘贴在所述第一胶纸或第二胶纸粘接;
6、所述第二下板和所述第四下板盖设在所述容置腔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一下板和所述第三下板盖设在所述第二下板和所述第四下板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
7、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胶纸和所述第二胶纸沿第一方向延伸。
8、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上板的连接线;所述第二胶纸粘贴在所述第一胶纸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第二胶纸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粘接在所述第一胶纸上并嵌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
9、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为三角形连接板。
10、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三上板的连接线;所述第二胶纸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粘接在所述第一胶纸上并嵌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11、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为三角形连接板。
12、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折翼板;所述第二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四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折翼板与所述第一下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一折翼板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并与所述第二下板和所述第四下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相贴合。
13、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折翼板;所述第二折翼板与所述第三下板背离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折翼板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并与所述第二下板和所述第四下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相贴合。
14、可选的,还包括:挡板;所述第一上板和/或第二上板上开设有快取窗;所述挡板与所述快取窗通过易撕线连接。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如下:
16、在本技术中,在组装本申请的纸盒结构时,第一步先将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依次首尾相连接,以围合形成呈方体状的容置腔。第二步将所述第二下板和所述第四下板盖设在所述容置腔的下端开口,然后将所述第一下板和所述第三下板盖设在所述第二下板和所述第四下板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通过胶带将第一下板和第三下板进行粘接即可实现容置腔下端开口的封口。第三步将所述第二上板和所述第四上板盖设在所述容置腔的上端开口,然后将所述第一上板和所述第三上板盖设在所述第二上板和第四上板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第一胶纸与所述第二胶纸相粘接,最后将第一连接板粘接到第一胶纸或者第二胶纸上,本申请通过第一胶纸和第二胶纸的设置实现了本申请的纸盒结构的防拆,用户只能够通过撕开易撕线将第一上板和第三上板进行拆离,也即是只能够破坏纸盒结构才能够取出容置腔内的物品,其次,本申请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胶纸或第二胶纸粘接,以使防止从第一上板和第三上板组成的板体与第二上板和第四上板组成的板体之间的间隙取走容置腔内的物品,以此实现防盗防拆效果。
17、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上板、第二上板、第三上板、第四上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第三下板、第四下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依次首尾相连接,以围合形成呈方体状的容置腔;所述第一上板和所述第一下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所述第二上板和所述第二下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所述第三上板和所述第三下板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所述第四上板和所述第四下板分别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胶纸和所述第二胶纸沿第一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上板的连接线;所述第二胶纸粘贴在所述第一胶纸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第二胶纸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粘接在所述第一胶纸上并嵌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三上板的连接线;所述第二胶纸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粘接在所述第一胶纸上并嵌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为三角形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折翼板;所述第二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四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折翼板与所述第一下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一折翼板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并与所述第二下板和所述第四下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折翼板;所述第二折翼板与所述第三下板背离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折翼板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并与所述第二下板和所述第四下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所述第一上板和/或第二上板上开设有快取窗;所述挡板与所述快取窗通过易撕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上板、第二上板、第三上板、第四上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第三下板、第四下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依次首尾相连接,以围合形成呈方体状的容置腔;所述第一上板和所述第一下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所述第二上板和所述第二下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所述第三上板和所述第三下板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所述第四上板和所述第四下板分别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上缘和下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胶纸和所述第二胶纸沿第一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上板的连接线;所述第二胶纸粘贴在所述第一胶纸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第二胶纸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粘接在所述第一胶纸上并嵌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为三角形连接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兆龙,刘宏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